“1+2+N”電商新模式 義烏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成效顯著

?義烏是中國小商品進入全球商貿流通體系的第一樞紐,也是引領全國電子商務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前沿陣地。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是新時期義烏打造全球大眾貿易雙循環中心,高質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并充分發揮義烏電商產業先行優勢,以電商促鄉村振興,助推實現共同富裕。為此義烏市打造“一中心、雙陣地、N提升”的1+2+N電商新模式,賦能義烏市農村“數字化電商”產業發展。塑造原產地品牌形象,促進農村消費服務產業升級方面,義烏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成效顯著。
打造義烏市“一中心、雙陣地、N提升”的1+2+N電商新模式
一中心:以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提升改造,為電商產業賦能的服務體系建設;
雙陣地:堅持推進以“黨建引領”為中心的“共富工坊”雙陣地建設;
N提升:提升農產品地理標志“義烏紅糖”“義烏南棗”、特色農產品品牌“義味濃情”等多個品牌價值,塑造原產地品牌形象,提升義烏農產品附加值。
義烏農特產業和市場潛力巨大
兩年來,義烏農村電商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數據來看,有兩個特點,一是農產品銷售占比小,2020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僅有70.8億元,不足百億,與義烏電子商務整體三千多億體量相比,占比較小。二是種類多,義烏的上溪、義亭、赤岸、佛堂、大陳、蘇溪等涉農鄉鎮,從事農業生產以及農特產品加工、銷售等的人員規模相對龐大,農特產品種類也非常豐富,既包括義烏三寶“義烏紅糖、義烏南棗、金華火腿”,也有義烏蜜棗、草莓、柑橘、葡萄、桃、梨、楊梅、香榧、獼猴桃、藍莓、燒酒、魚、中華鱉等農特產品。不僅營銷港澳臺地區,并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享國際盛譽。
“一中心”:義烏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提升改造
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提升改造完成并持續運營,進行全方位的電商人才培訓、電商企業孵化、電商產業和活動賦能。截止2023年4月底月底共開展專題培訓、直播帶貨、電商沙龍、大學生就業雙選會、招商活動、專題分享活動、品牌培育研討等活動30場,共計服務本地電商企業600多家,優化電商整體生態,助力產業發展。孵化入駐企業15家,服務中心開展工業品直播活動50余場,開展鄉村振興直播20場。共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各類培訓17期,不含網絡培訓累計培訓873人次,成立義烏三農主播團,培育義烏三農主播17人,義烏三農主播團實現紅糖銷售額破萬元,相關培訓情況被浙江日報、金華日報、學習強國等媒體進行報道。
義烏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進行全方位的電商人才專題培訓
義烏市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 新媒體專題培訓
“雙陣地”:以“黨建引領”為中心的“共富工坊”雙陣地建設
義烏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重點開展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打造農村電商服務體系。以黨建引領農村電商發展,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促進電商與三農發展有機融合,構建義烏農村電商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擦亮“義起共富”新名片,打造“共富工坊”直播間,鋪就和美共富路,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際電商之都”義烏特點和規律的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縣建設新路子新模式。
中國紅糖第一村·西樓村打造“共富工坊”直播間
義烏電商中心正式啟動西樓村紅糖“共富工坊”直播間
拓展共富渠道。同江北下朱村、青巖劉村、清溪村、小眾云倉等電商專業村和集體達成了電商專業村培育意向;打造西樓村紅糖共享直播間,線上線下季度銷售義烏紅糖超50萬元。協同山里云銷、大陳小集、義亭缸窯村、廿家等共富工坊打造農產品公共直播間,對接北京新發地、首農集團等銷售渠道助力本地農特產品多渠道上行。
協同大陳小集等共富工坊打造農產品公共直播間
“N個提升”:提升義烏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特產品品牌價值,塑造原產地品牌形象。
提升義烏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 “義烏紅糖”“義烏南棗”品牌形象
為義烏培育公用特色農產品品牌 “義味濃情”
推動提升義烏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義烏紅糖”“義烏南棗”等品牌價值。并培育公用的特色農產品品牌“義味濃情”。根據地域及產品文化,開展義烏農產品品牌培育,完成義烏紅糖、義烏南蜜、義烏蜜棗等品牌策劃、產品研發、主視覺設計等工作,堅持以品牌引領,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培育了義烏紅糖、義烏南棗、義烏蜜棗、紅糖酥餅、紅糖麻花等7款創新形態的特色紅糖禮盒、伴手禮及衍生產品。對義烏商城紅、李宅麻糖、蓑衣人、三寶農業等品牌現有產品包裝進行再升級,全方位塑造原產地品牌形象,提升義烏農產品附加值。
強化培育義烏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及特色農產品品牌產品
未來義烏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將充分發揮義烏電商產業集群優勢,以電商促產業振興、人才振興,助推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助力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提質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