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擬對電商賣家頒發特別許可證

9月28日消息,馬來西亞國內貿易和消費人事務部副部長Rosol Wahid表示,該部正在考慮為馬來西亞的電商賣家頒發特別許可證,以保護消費者免受詐騙問題的侵擾。目前,政府正在審查擬議的在線業務特別許可證。
報道稱,如今馬來西亞在線詐騙非常普遍,詐騙者會通過在Shopee和Lazada等購物平臺上設立假網店,消費者難以分辨哪些商店是合法的。馬來西亞涉及在線詐騙的網絡犯罪達到了歷史新高。
據Rosol Wahid介紹,在2020年的34681起投訴中,有11511起與在線交易有關;2021年,在收到的27469份報告中,有11463份與在線交易有關;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收到15957份投訴,其中4760份與在線交易有關。
特別許可證規定尚未開始正式執行,Rosol Wahid表示,“該部正在與網絡平臺提供商、消費者和賣家協會、學者和經濟學家合作,以確保包括消費者、賣家和執法者在內的各個方面都能得到有效執行。”
特別許可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消費者遭遇詐騙。例如,如果規定Facebook只允許在經過認證的在線商業注冊頁面上播放廣告,就有可能清除Facebook的欺詐廣告。
他補充道,為了適應新的特殊許可證,政府將修改現有法規。該部將研究美國、中國、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在監控在線業務方面使用的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媒體報道稱,近日,該國登州國內貿易和消費人事務局查處了一個以直播方式銷售假貨的組織,查獲3461多個冒牌產品,涉案資金達68040令吉。
局長沙哈魯丁指出,該局在接到品牌注冊賣家投訴后,展開調查,分別在瓜登及烏魯登嘉樓縣的瓜拉勿浪共3個地點行動,逮捕兩名30多歲的本地男子和一名本地女子。
沙哈魯丁表示,售賣冒牌貨牟利的不法分子,犯案手法也隨著科技發展而層出不窮。“過去是在一個地點售賣,如今通過社交平臺如Facebook和TikTok售賣,讓信以為真的消費者蒙受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