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首個跨境電商“關稅保函”業務落地

7月25日消息,濟南首個跨境電商“關稅保函”業務近日成功落地,“先放行、后繳稅”“一次辦理、循環使用”的非融資授信業務,實現了濟南綜合保稅區區內企業通關時效的又一次提質升級。
作為濟南市“關稅保函”首個辦理客戶,山東絲路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對接平臺最多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倉儲綜合服務企業之一,該企業目前已入駐10余家店鋪,日均1000單,客單價100元以上。
山東絲路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此前,按照40天的周期來測算,我們需要稅款保函滿足200萬以上才能保障日常二線出區業務的正常運轉。此次‘關稅保函’業務辦理,在沒有繳納稅款的情況下,只要售貨繳納的金額不超過保函內的金額,一年之內就可以在泉城海關實現貨物通關手續的循環辦理,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圖源:濟南綜合保稅區公眾號)
濟南綜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關稅保函’業務的成功落地,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因繳納關稅保證金引起的資金占壓,為企業節省了資金成本;另一方面,‘先放行、后繳稅’的方式加快了貨物通關速度,而‘一次辦理、循環使用’則避免了重復辦理通關手續,大大提高了企業繳稅的效率,提升了通關時效。”
與此同時,濟南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也在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努力提升綜保區內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未來,還將繼續發揮其政策優勢,吸引更多的跨境電商企業入駐,推動跨境電商保稅網購進口業務一直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圖源:濟南綜合保稅區公眾號)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濟南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監測數據,2022年濟南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250.8億元,同比增長104.3%。其中,“9610”出口133.4億元;“9710”出口82.2億元;“9810”出口33.7億元;“1210”進口1.6億元。
中國(濟南)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注冊登記跨境電商各類主體930家,全市跨境電商業務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434家,其中,進出口額過千萬元企業230家,過億元企業83家。
濟南市2022年建設了“中國(濟南)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入駐了18家主流地區海外倉、國際物流企業及10家跨境支付公司,為企業提供國際物流、線上支付、信貸等服務;累計為企業解決通關、物流、支付等問題近300個;開展了39場跨境電商業務流程及平臺宣講培訓。
(截自濟南市人民政府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