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主導印尼電商市場,Tokopedia窮追不舍

一、Shopee仍居榜首
Shopee和Tokopedia在印度尼西亞打得真是相當火熱。
近日,Populix一則調查報告稱,目前印尼消費者在購買家居、電子以及健康產品時會優先考慮Tokopedia,然后才是Shopee和Lazada這些平臺。
該報告顯示,Tokopedia當下已經成為印尼消費者購買家居、電子和健康產品的首選平臺,比例高達44%,Shopee占比是40%,稍遜一籌,而Lazada的比例則只有11%。
(Tokopedia是首選平臺,圖源Populix)
眾所周知,印尼電商市場競爭向來激烈,有Shopee、Tokopedia、Lazada、Bukalapak等多個電商平臺,長期以來Shopee在印尼電商市場都保持著主導地位。
盡管Shopee在家居、電子以及健康這三類產品上落敗于Tokopedia,但這并不意味著Tokopedia已經成功超越Shopee坐上了印尼電商第一的寶座。
除了以上數據,報告中還提到,印尼消費者在節日大促活動期間最期待的網上購物平臺依然是Shopee,而且Shopee在這方面的數據幾乎可以說是斷層領先。
(Shopee印尼網頁,圖源Shopee)
報告顯示,90% 的印尼消費者在節日大促時候會選擇在Shopee上購物,其次是TikTok Shop的26%、Tokopedia的24%以及Lazada的18%。
此外,被問及最期待的電商平臺時,有高達85%的印尼消費者選擇Shopee,而最期待Tokopedia的消費者占比51%,緊接著是占比25%的Lazada和占比12%的Bukalapak。
(85%的印尼消費者最期待的電商平臺是Shopee,圖源Populix)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消費者在節日大促時的平臺偏好上,還是在消費者喜愛程度上,Shopee都遙遙領先包括Tokopedia在內的其他印尼電商平臺,綜合成績高居榜首。
二、Tokopedia窮追不舍
雖然Shopee目前綜合成績在印尼電商市場排第一,但Shopee在印尼的未來并非一片坦途。
在競爭激烈的印尼電商市場上,Shopee要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競爭對手,而目前Shopee在印尼市場上的最大勁敵便是Tokopedia。
Tokopedia是2009年由William Tanuwijaya和Leontinus Alpha Edison在印尼創立的一家電商公司,素有“印尼的淘寶”之稱。
作為印尼本土的電商公司,Tokopedia一直堅持超本土化的發展策略,致力于讓印尼本地中小型企業通過技術來建立在線業務,并使用“精選商店系統”來幫助賣家向周邊消費者推銷自己的商品。
此外,Tokopedia還積極幫助本地賣家推銷本土商品,例如通過NYAM獎積極推動印尼食品和飲料企業的發展。
大力推行超本土化的發展策略使Tokopedia受到印尼本土賣家的歡迎,據調查,有73.73%的印尼本土賣家通過Tokopedia銷售商品,而選擇Shopee的賣家只有34.44%。
(Tokopedia是印尼賣家最常用的電商平臺,圖源APJII)
另一方面,Tokopedia還十分注重發展印尼地區的物流服務。
Tokopedia不僅在印尼當地建立了多個倉庫,縮短了商品的配送距離,而且還在2023年推出Dilayani Tokopedia倉儲和物流服務,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配送速度,最快4小時就能交付包裹。
而Tokopedia對印尼地區物流服務的重視也極大影響了當地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滿意程度。根據lpsos的統計數據,Tokopedia物流多項數據超過Shopee排名第一,較多消費者認為Tokopedia提供了更快更透明的物流服務。
(消費者對Tokopedia物流服務滿意度更高,圖源lpsos)
Tokopedia在活躍賣家數量和物流服務上精益求精,在短板——社媒運營上也奮起直追。Tokopedia在TikTok、Facebook等平臺經營了許多社交媒體賬號。以ins為例,Tokopedia在Ins上的粉絲數量雖然還比不上Shopee印尼,但也有近520萬。
(Tokopedia Ins粉絲眾多,圖源Instagram)
由此可見,Tokopedia長期以來能夠位列印尼電商市場的第一梯隊,甚至有資格同Shopee一爭高下,是有其背后原因的。
總而言之,雖然目前Shopee在印尼電商市場處于領先地位,但隨著勁敵Tokopedia的不斷發展,加上其他電商平臺的涌入,未來誰能雄霸印尼電商市場還真說不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