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運費再次上漲,物流成本讓賣家有苦難言

1.運費上漲
即使是快遞業的巨頭,也逃不過經濟大環境帶來的壓力,面對不斷上升的成本,只能被迫漲價。
近日,據媒體報道,德國快遞集團DHL旗下包裹部門DHL Parcel表示,由于通貨膨脹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公司的物流成本上漲,因此,從10月1日起,將上調商業客戶的包裹費率。
(DHL Parcel宣布上調包裹費率 圖源:MarketScreener)
據悉,此次價格上漲涉及企業客戶的國內和國際DHL包裹運輸,不影響國內和國際DHL Express業務。近期,這部分客戶將收到有關價格調整的單獨通知。此外,私人客戶的DHL包裹運輸價格不會受到此次價格調整的影響。
針對此次費率調整,DHL集團郵件和包裹部門營銷主管Benjamin Rasch作出補充:“我們已經從基本收費中刪除了我們無法控制價格的部分,如能源費和高速通行費,它們將以附加費的形式顯示。如果這些附加費的成本下降,那么客戶的運費也將下降。”
(營銷主管Benjamin Rasch表態 圖源:MarketScreener)
如他所言,為了幫助客戶應對能源價格上漲的壓力,DHL于今年8月免除了從今年1月1日開始征收的能源附加費。同時,高速通行費和二氧化碳附加費也有所調整,將根據新訂的道路交通法規修正案,在不同時間段收取對應的金額。
不過,盡管DHL刪除、調整了一些附加費,但上漲的包裹費率還是讓許多賣家難以接受。除了包裹費率,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根據去年DHL的行動,有媒體預測該公司將很快公布今年下半年購物旺季的運送附加費,賣家們還是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2.盈利困境
在當前全球經濟放緩、多國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多方因素使得賣家常常陷入盈利困境。
一方面,賣家需要支付的各種成本在不斷增加。
首先是不斷上漲的運費成本,事實上,近幾年來,快遞漲價成為了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而隨著DHL、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等眾多快遞巨頭先后宣布漲價,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調整了自身的快遞服務。
去年年底,Temu宣布下調平臺承擔運費的比例,亞馬遜也宣布之后將不再承擔與退貨相關的部分費用;今年8月,亞馬遜正式宣布年度假日高峰配送費上調。這些都不可避免地使賣家需要支付的運送費用上漲。
(亞馬遜官宣今年假日配送費上調 圖源:Amazon News)
其次,賣家的傭金成本也一漲再漲。今年以來,各大電商平臺屢屢漲傭,5月,美客多宣布上漲阿根廷站點的傭金;6月,Tik Tok Shop上漲菲律賓、印尼等站點的傭金;同一時間,Shopee上漲巴西站點的傭金;近日,Ozon也宣布上漲俄羅斯站的傭金。可以說,傭金上漲同樣是大勢所趨,而這再度加重了賣家的成本負擔。
另一方面,賣家的產品售價也在不斷被平臺壓低。
首當其沖的是在海外迅速擴張的Temu和SHEIN,它們帶來的極致低價沖擊了消費者的心智,但這背后是平臺對賣家的極致壓價。尤其在全托管模式下,賣家無權給自己的商品定價,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產品的售價被平臺一降再降,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可謂有苦難言。
而面對低價競爭,亞馬遜也在想各種辦法壓價。此前,亞馬遜推出品牌定制促銷計劃、以新的FBA費率取代輕小商品計劃、按商品標價而不再是成交價收取傭金等等舉措,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為了促使賣家主動降價。
(亞馬遜品牌定制促銷計劃詳情 圖源:亞馬遜)
一邊成本在上漲,一邊售價又被壓低,盈利自然較以前困難了不少。但是,賣家能做的絕不僅僅只是抱怨大環境,還可以積極調整策略,如果能優化供應鏈、提高運營效率、合理制定價格,或許就能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獲得更多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