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越來越像京東

一、阿里再出新物種
世界永遠年輕,商業模式永遠在變化。
8月3日,擁有近100萬粉絲的阿里自營喵速達電器淘寶旗艦店,這枚阿里捏在手中數個月的 “深水炸彈”,終于正式扔了出來。
由此也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做自營,是阿里的既定戰略。
將時光倒退到10年前,這么魔幻的一幕,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阿里巴巴就是平臺型企業,通過構建數字化平臺賦能平臺上的企業的輕資產模式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生存之道。
但是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升級的發展,阿里越來越頻繁地深入自營業務,不管是之前的天貓超市、盒馬、大潤發、天貓貓享,還是現在的喵速達,在模式上都是自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實際上,阿里巴巴在自營上的布局,幾年前就開始了,自營收入的占比還呈現出一路攀升之勢,“自營”,正在持續為阿里巴巴挖掘出新的增長空間。
2019年第二季,自營收入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占比還只有14%;到了2020年,僅過了一年的時間,自營占比已經擴大到20%;到了2021年第四季度,根本的改變發生了:自營業務的營收已經占到阿里巴巴總營收的四成。
10年前還對自營模式頗有微詞的阿里,為什么主動在中途更換了賽道?
一個根本的原因: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整個電商行業整體步入存量時代,分食蛋糕的人多了,每個人搶到的蛋糕就少了。這個時候,作為電商平臺要做的,是高效運用手中的流量,讓現存的流量帶來最大的用戶粘性和用戶復購。
而自營模式,這些年已經在提升用戶粘性和復購率等方面得到了驗證。
具體到喵速達,就是從8月3日起,以阿里直營店的方式,正式將數碼3C產品納入平臺自營的范圍,這和當年京東的發展路徑幾乎是殊途同歸。
如果說在此之前,盒馬已經成為阿里巴巴在生鮮行業的新物種,那么此番喵速達的正式上線,也拉開了阿里巴巴搶占電器行業的序幕。
二、喵速達為什么非常有必要?
實際上,喵速達從試水到正式上線,中間經歷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這也說明阿里巴巴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論,再次在喵速達身上得到完美體現。
今年4月,喵速達首次在天貓上線,產品覆蓋了手機、平板、冰箱、洗衣機等日常家用電器。
阿里在當時明確打出喵速達自營店的標簽,本身也說明, 如果用戶在這個店中購買的家電出現貨品問題,第一責任人就是阿里,而不是品牌方。
具體分解一下,自營具備如下明顯的優勢:
選品上:主打所有物品都是官方正品,用戶一旦發現貨品有問題,有權要求假一賠四。
物流服務上:所有商品都由喵速達物流配送,而喵速達的合作伙伴中可能包含順豐,以提升自營店的配送效率。
售后服務上:支持全國聯保,退換上門取退,退換貨時免費等。
今年618,剛一亮相的喵速達很快通過將iPhone 13的價格戰拉滿而火速出圈,迅速超越小米、榮耀、OPPO、華為一眾官方旗艦店,登頂天貓3C數碼類目第一。
以iPhone 13 pro為例,今年618期間,喵速達的價格為6899元起,成功吸引了眾多用戶的注意力,不少網友紛紛在后臺詢問:這個喵速達靠譜嗎?為什么它能將價格做到這么低,后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喵速達就是阿里巴巴的!
類似這樣“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識自家人”的情況,在阿里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次。
2003年,阿里巴巴的一位憂患意識極強的員工主動找到馬云,表達了對阿里電商前景的擔憂:最近出現了一個叫淘寶的電商平臺,馬總應該關注一下,這個平臺很有可能成為日后的電商霸主!
2017年,上海第一家盒馬出現時,很多親臨現場的人非常震撼:盒馬的模式將對阿里巴巴帶來全面沖擊!
今年618,喵速達將iPhone 13 pro打到6899元后,很多人都表示:就喜歡這種直接亮出最低價,沒有任何套路的原始玩法!
種種跡象表明,喵速達,將再次拓寬阿里的市場空間。
三、對標京東?
互聯網時代,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標簽,并以此形成用戶認知。比如說,騰訊做社交無人能敵,百度最廣為人知的還是搜索;再細分一下,電商平臺中,阿里的服裝,京東的家電,拼多多的水果,從來就沒有讓人失望過。
家電選京東,是很多人的“下意識”行為,離不開京東自營這個模式。
首先,京東的電器基本都是自營的,品質上有保障,而單價相當較高的電器產品又是對品質有著極高依賴度的品類,所以,很多人為了求得心安,寧愿在京東花更多錢購買電器產品,也不想花低價買一些平臺上品質沒有保障的電器產品。
其次,京東的電器產品都是由京東物流配送的,速度快,售后服務也到位,這是京東電器的另一個競爭壁壘。
喵速達電器淘寶旗艦店的出現則說明,阿里巴巴正在有意打破以上固有認知。
從這方面而言,未來幾年,隨著阿里巴巴在自營上的投入加大,也會從基本面上對京東造成沖擊。
要知道,京東的自營商品中,家電、數碼等品類一直以來都是財報的重頭戲:2021年第四季度,京東自營業務取得2347億收入,創下新高,其中有2.5萬多個品牌的新品成交實現了增長翻番,自營,成為京東成長的密碼。
而現在,不論是此前的天貓貓享還是現在的喵速達,給人的一個印象就是:阿里巴巴正在把十幾年前京東的老路再走一遍。
但是,對于阿里巴巴和京東而言,只要能最快抵達終點,過程其實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因為,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后,不同的企業,也會根據形勢,通過更新的邏輯來優化自己。所以,企業之間的模式借鑒和共享,是最正常不過的商業行為。
多年前,劉強東就預言過:“阿里未來肯定會向京東的商業模式學習”。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不僅是阿里在變,京東也在積極改變。比如說,從財報上看,在很多人印象中的重資產起家的京東物流,這些年外部收入增加了不少,說明自營之外,外包第三方也成為京物流重要的組成部分。
阿里巴巴和京東,都是電商行業的大象,大象一轉身,牽一發動全身,他們轉身后形成的波瀾,會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