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京東持續發力,殺進即時零售萬億市場

1.美團京東開辟新戰場
即時零售這一仗遲早要來,只不過現在美團的對手從餓了么換成了京東。
8月26日,美團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取得了超市場預期的成績。報告顯示,2022年Q2美團實現營收509.4億,同比增長16.4%;虧損11.2億,較去年同期33.6億的虧損,已是大幅收窄。
圖源:美團2022年Q2財報
其中“閃購”的表現尤為突出——在美團上一季度財報中,"閃購" 一詞僅出現了3次,這一季度則出現了17次。此外,上一季度還是新業務的閃購,這一季度已被劃分到了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中,足以見美團對其的重視程度。
比美團稍早幾日公布財報的京東,即時零售的表現同樣亮眼——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達人民幣546億元,同比增長68.9%;據達達集團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京東小時購第二季度GMV同比增長超2倍。
圖源:京東2022年Q2財報
據招商證券預測,即時零售的規模在2026年將達到萬億左右。毫無疑問,美團和京東都盯上了即時零售這門生意。
2020年9月,美團正式確立“美團閃電倉”項目,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五個城市開展試點便利店前置倉品類,這也是首個合作便利店前置倉。
“閃電倉”鼓勵便利店商家以前置倉模式,在平臺開日用百貨的小店,純線上經營,24小時營業。與生鮮品類的前置倉不同,日用百貨類商品的毛利水平更高,在20%左右,再加上不易損耗,閃電倉的運營難度比生鮮電商的前置倉更低。
2021年10月,京東小時購業務也正式發布,該業務采用“線上下單、門店發貨”的零售模式,這是京東全面發力即時零售的第一步。商品的送達時間,也由原先的“次日達”提速至“小時達”甚至是“分鐘達”。
為何都是便利店?
事實上,在目前市場中所有的零售業態中,便利店是最具有新零售概念的業態,因為便利店具有天然的前置倉屬性。
2.本地供給是基本盤
即時零售的定義,就是即買即到。無論什么時候下單,也不管買的是什么,都要在下單之后的30分鐘或60分鐘內送到。
這是“即時”的基本要求。
基于這樣的解釋,幾乎所有人都會認定配送能力是即時零售的核心。然而并不是,在即時零售這個萬億級的市場中,本地供給才是絕對的基本盤。
因為消費者在使用即時零售時,對時效有要求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即時零售的平臺或商家有沒有這個商品。
早在2021年,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即時零售行業研究報告》中就有提到,即時零售領域的關鍵底牌,就是品類。
圖源:艾瑞咨詢研究報告
據美團閃購的用戶調研數據顯示,使用美團閃購的用戶中有60%是90后。而像90后這樣更加年輕的群體,自然有著更有更多元的消費需求。
比如前段時間爆火的露營,便十分受到90后年輕人的追捧,但是露營需要的帳篷、天幕、桌椅等用品,在一般的便利店或者超市比較難以見到。
放在往常,大家只能選擇提前幾天在傳統電商平臺上購置好,但若是即時零售平臺能滿足這一需求,則可以讓用戶在更短時間拿到裝備,實現“即買即用”。
而本地供給作為供貨端,商品的豐富程度直接決定消費者的終端體驗,也直接決定平臺的盈利高低。通常來說,本地實體零售較為豐富繁榮的區域,即時零售發展地都相對較好。
而同樣的,本地實體店鋪也成了即時零售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傳統線下實體零售商受地理位置限制,只能覆蓋店鋪方圓1公里的消費者,但即時零售商家借助配送小哥,將經營范圍擴大,盈利自然也會增多。
3.即時零售已成必爭之地
麥肯錫最新發布數據報告顯示,近60%的90后消費者,希望下單后當天就能收到貨,還有近85%的80后消費者希望當天收到貨。
顯然,商品以更快的速度“到家”已成趨勢。
據多家機構預測,在不遠的未來,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量級。艾瑞咨詢測算,2021年中國零售O2O滲透率約1.6%,預計2025年提升至7.8%,2025年即時零售規模將達萬億元。
大環境的改變,加速了消費者對即時零售的需求。同等價格下,30分鐘送貨上門的即時零售,和傳統電商物流好幾天才到,消費者顯然會選擇前者。
隨著大眾對即時零售需求的暴增,大廠之間也打響了爭奪戰。
左美團,右京東
從美團財報來看,二季度閃購業務日均訂單以達到430萬,在閃購等業務的帶動下,用戶人均交易頻次也同比增長16.2%至38.1筆。
顯然,以閃購為代表的即時零售業務,已成為美團新的增長點。
京東小時購也被視作京東的“第二增長曲線”。據36氪報道,京東到家的年度GMV目標是600億至700億元,目前日均訂單在100萬上下,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完成這個目標問題不大。
二者相比,從優勢上來說,在實物零售領域扎根更深的京東,在商家資源方面占據高點;而“零售+科技”的美團,原本就是以“外賣”發家的,其用戶對“即時”的需求會更高。
從劣勢上來說,京東盡管有著傳統電商基因,但京東的用戶其實并沒有將京東當成即時零售平臺來看,對京東的印象依舊停留在傳統電商平臺;而據美團閃電倉的商家來說,美團平臺平均批發價與其他批發平臺相比,仍相對較高。
長遠來看,即時零售將與實體零售共生共榮,但如何將線上線下有效的融合,以找到一條到對平臺來說市場最大,對商家來說盈利最多,對消費者來說生活最便捷的道路,依舊需要長時間的探尋和摸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