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淘寶年貨節開始預熱,取消跨店滿減 電商君

  1.淘寶年貨節取消跨店滿減

  2022年接近尾聲,抓住年末最后一場大促的機會,各大電商平臺如火如荼地舉辦著年貨節。

  和安靜的雙12不同,今年的年貨節熱鬧非凡,在玩法上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比如京東把“戰線”拉長,將年貨節的節奏細致地劃分為預熱期、臘八跨年期、場景期、小年期、春節也送貨期五個時期,從2022年12月26日一直持續到2023年1月28日,34天超長待機,并且還開啟了每滿300元減40元和每滿1000元減60元兩個檔位的跨店滿減促銷。

  抖音則是進一步拉低滿減門檻至每滿150元減20元,并新增了搜索免單等玩法,用戶只要搜索商品詞,便有機會出現免單商品,借由大促強化用戶的搜索心智。

  而在大部分平臺依然圍繞著滿減做文章的時候,淘寶今年的年貨節有了更大的變化。

  今天,淘寶、天貓正式進入年貨節預熱期,今年首次取消了跨店滿減的玩法,所有活動商品采用官方立減的價格直降方式,下單就是優惠價格,無需湊單,也沒有滿減門檻。

  舉例來說,一件商品售價為80元,詳情頁中顯示該商品可“官方立減10%”,即意味著在年貨節期間該商品的到手價為70元,買一件就能直接享受9折優惠。

  電商大促來到第14年,跨店滿減也早已和促銷深度綁定,而在這次年貨節中,電商大促的開創者嘗試解綁,放棄滿減,返璞歸真,回到最初的直降優惠當中。

  2.大促玩法需要去繁化簡

  回顧電商大促的發展史,在成交數字逐年破新高時,與之相對的是越來越復雜的大促玩法。

  2009年第一個雙11誕生時,主打的就是在光棍節當天“全場5折,全場包郵”,實實在在地讓利消費者。

  早幾年,網上流傳的雙11搶貨攻略,不是如今列滿了公式、算花了眼的“購買清單”,而是幫助消費者提升電腦網速,以此搶到更多東西的攻略。

  事實上,商家付費購買流量和推廣優化類產品是平臺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而這和商家的投放及銷量息息相關。

  但在原本簡單的規則之下,消費者和平時一樣買完即走,平臺費盡心思舉辦的活動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所以平臺將優惠規則設置的越來越復雜,想辦法提高消費者的購買頻次和客單價,以此提升用戶價值。

  所以從2012年開始,大促的優惠折扣開始變得復雜,先是加入了預售玩法,又在預售環節出現定金膨脹的玩法,2016年的時候又推出跨店滿減活動,2019年又出現了蓋樓、疊貓貓等各種游戲玩法,消費者通過社交組隊瓜分紅包......

  客觀來說,跨店滿減等促銷方式確實起到了促進消費的作用,更長的活動周期和更復雜的優惠方式,讓消費者停留在平臺的時間變長,瀏覽更多商品的幾率也就越大,而在“損失厭惡”的心理下,手握各種津貼的消費者,就會為了優惠湊單購買更多的東西。

  這樣一來,平臺的用戶活躍度和收益得到提高,也能夠幫助商家增加曝光率、提高客單價和訂單量。

  但對消費者來說,大促就成為了一場限時的奧數題,只有成功解出了題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優惠,既耗時又耗力,最終說不定沒省錢反倒花了更多不必要的錢。

  黑貓投訴平臺發布的《2019年雙十一消費維權數據報告》顯示,有超過三成的消費者認為雙11的規則復雜套路多。疲于計算的消費者對大促的熱情降低,“不買立減百分百”成為大促期間的新口號。

  另一方面,雖然在跨店滿減的優惠下,商家的銷售量得以提升,但等到付完尾款后,隨之而來的就是高居不下的退貨率。今年雙11,“退貨”就曾沖上微博熱搜,根據業內人士預測,今年雙11期間的退貨率高達45%,比往年高出5%左右。

  有顧客退貨后,商家需要面臨快遞召回的物流成本、二次售賣的損耗和倉庫貨物積壓等等問題,加大運營的成本,而居高不下的退貨率還會影響店鋪評分排名,甚至未來的運費險金額,都會因為退貨率的上漲而提高。

  在大促漸漸失去魔力的當下,淘寶的年貨節大促去繁化簡,取消跨店滿減,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一件立減的優惠方式也避免了消費者湊單后退貨的風險,讓商家能夠專注服務和質量。

  而淘寶取消跨店滿減的舉措,也是電商行業在大促期間回歸零售本質的顯性信號。

  3.低價和服務成為勝負關鍵手

  去年12月,戴珊上任阿里中國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接管淘寶、天貓。上任之初,戴珊就叫停了以 GMV增長為目標的發展模式,要求淘寶天貓回歸到消費者體驗的打造上。

  所以阿里今年618和雙11都不再強調成交規模,而是更加關注用戶的留存和復購率。

  同時在戴珊的領導下,淘寶天貓全面收攏和優化營銷IP,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618、雙11等最重要時間段,以此“解放”因大淘系內部頻繁的營銷活動而苦不堪言的商家們。

  而這次年貨節取消跨店滿減,采用一件打折的方式,也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做出的改變。

  流量紅利消失,過去大促的增長神話不復存在,消費者日趨理性,各大電商平臺也逃離虛無的GMV增長,轉向關注更加真實的消費關系。

  正如時任阿里CEO陸兆禧在《我們為什么做雙十一》一文中寫道:“廠家拿出最好的商品,用最優惠的價格去感謝消費者,消費者用最飽滿的熱情和消費行為,來給商家們信心和希望。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發現、創造、拉動和完成需求。”

  在零售行業里,低價和服務都是亙古不變的殺手锏,電商大促進入新階段,這兩個因素也成為決定平臺勝負的關鍵,只有更加實惠的價格和更高質量的服務,才能喚起消費者的消費熱情。

  大道至簡,從繁冗的大促玩法中走出來,回歸到消費者需求去,大促方能重新煥發活力。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hangye/lingshou/2022-12-28/8834.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