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發布《后疫情時代消費心理研究報告》

3月14日消息,小紅書近日發布《后疫情時代消費心理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本《報告》由尼爾森IQ撰寫,根據用戶反饋的真實數據,勾勒出了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心理的演變軌跡。
《報告》數據顯示,后疫情時代,用戶對美食、出行相關內容的關注度較2021年有顯著提升,關注美食(外出就餐)的用戶高達41%,關注旅行的用戶達28%;不僅是關注,在小紅書用戶愿意消費更多的領域里,餐飲/食品、旅游出行也穩居前兩位。
圖源:小紅書商業動態,下同
《報告》中,69%的小紅書用戶生活信心增加,62%的小紅書用戶消費意愿增加。《報告》數據顯示,小紅書用戶人均月收入較2021年增長24%,且該用戶群人均月消費占收入的比重達42%。
傳統消費觀認為,消費意味著消耗、損失,因此在“安全感不足”的時期,人們更傾向于停止消費。而新一代的用戶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如果自己因此變得更開心,購買產品就是值得的。
數據顯示,高達82%的小紅書用戶認為,“情緒價值”已成為購物決策考慮因素中僅次于“產品品質”的關鍵因素。
《報告》顯示,小紅書用戶在做出購買決策時,會像“專家”一樣,審慎考慮產品的不同維度,其中,產品品質、情緒價值、性價比、產品創新、大眾口碑、品牌,這六個因素排名位居前列,尤其是“產品品質”一項同比增幅最大,較2021年增長了8%,在用戶的購買決策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此外,《報告》數據顯示,認同“實用性和價值比流行更重要”消費觀的用戶,較2021年增長了12%。
《報告》數據顯示,60%的用戶相信普通消費者的消費體驗,59%的小紅書用戶愿意分享產品使用經驗。而且由于用戶在小紅書可以獲取關于產品360°的全面了解,消費決策可以更高效,讓用戶“選得對、買得準”,從而產生更高的產品復購率,品牌心智也得以逐漸積累。
這一點在《報告》中得到了佐證,在母嬰、美妝洗護、食品飲料等八個重點品類中,在小紅書被種草、下單的用戶,對產品的復購均超過了七成。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小紅書用戶在家居/家裝、家電數碼等消費品類的支出上,較2021年明顯上升。《報告》顯示,42%的受訪者認為,品質生活必須擁有舒適的居住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