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加入618大促,互聯網的盡頭是賣貨

1.釘釘參戰618
作為經濟復蘇后的首個電商大促,今年618購物節顯得尤其熱鬧,除了老牌傳統電商和新興內容電商之外,還有許多跨界玩家也都加入其中。
6月1日,釘釘正式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618企業采購節”。
和天貓618有預售期、開門紅、狂歡期、返場等大促周期一樣,釘釘的618也分為三個周期:6月1日至5日為狂歡開啟;14日至18日福利特惠;28日至30日為福利返場。
釘釘的618大促主要分成三大版塊,包括企業經營會場、組織管理會場和企業福利會場。
企業福利會場包括租賃直降和企業采購福利。
釘釘在去年推出了辦公租賃服務,今年618新增了筆記本專場和平板專場,活動期間蘋果系列租賃價低至4.4折,同時還贈送手機殼、手機膜和數據線,享受順豐包郵。
而企業采購的商品來自天貓企業購,活動期間釘釘推出了限時直降、低價拼團、限時爆品等活動,部分辦公用品享受高額折扣,如108元的手機支架降至9.9元,12.8元的Type-c數據線降至3.15元等等。
由于端午節即將到來,粽子禮盒和酒水禮贈成為釘釘618企業購的主打產品,而作為主打爆品,原價4199元的53度500ml飛天茅臺降至2939元。
企業經營會場和組織管理會場則是主推SaaS產品。活動期間購買釘釘開放平臺的SaaS產品,可以享受到滿2000減800、滿1000減300的滿減優惠,或者買2年送10個月、買1年送3個月的超低折扣,綜合最低6折起。
值得注意的是,618期間,釘釘開放平臺正式上線了“精選商城”,首批從釘釘已有的1000多家生態伙伴中,精選出30多款產品與用戶見面。
客戶購買“精品商城”中的SaaS后,可根據所購買的具體產品享受不同的增值服務,如最長30天的無理由退款保障、7x10小時的人工服務等。
從活動內容和玩法來看,釘釘的618頗有企業界“天貓618”的味道。
2.釘釘的“電商味”變濃
事實上,這并不是釘釘首次參加618大促,但今年卻是“電商味”最濃的一屆。
2019年618,為了拉新獲客,釘釘推出了“職場白領加油季”,用戶可以分別獲得優酷免廣告、淘票票代金券、亞朵酒店折扣和湯臣倍健優惠券幾大福利。
2020年之后,釘釘開始以SaaS產品為核心經營自己的618。
2020年618,釘釘推出了“數字化升級普惠周”,釘釘平臺上69款企業應用、26款硬件產品及一系列專業服務加入活動,價格低至五折。
這年618釘釘還花了大心思去做營銷,不僅蹭了一把選秀節目的熱度,讓48名碼農穿女裝為釘釘618帶貨,還推出了“寶藏釘釘,代做PPT”的活動,賺足了一波眼球。
到了2022年618,釘釘引入了電商平臺大促的常見元素,包括滿減優惠、訂閱滿贈、免費試用等等。正值視頻號和直播服務上線不久,這年618釘釘還首次對外推出了toB直播服務,為生態伙伴提供直播培訓等增值服務。
而今年釘釘在SaaS以外增加的企業采購和租賃專區,使得釘釘覆蓋的商品更加全面,電商大促的氛圍也更加濃厚。
一般來說,大促活動是強化用戶心智的最佳營銷節點,引入電商平臺大促玩法和擴充全品類的背后,是釘釘想要拓展電商場景,快速提升“釘選”知曉度的意圖。
去年年底,釘釘發布了企業服務聚合平臺“釘選”,聚合了企業差旅、企業采購、企業辦公租賃、智能招聘、智能合同、客戶管理等近10種企業服務,企業可以在釘選里可一站式購齊所需服務。
和主流電商平臺的首頁布局類似,釘選細分了多個子板塊,并且采取了大眾熟悉的雙列瀑布流展現形式。
而在企業采購板塊,釘釘與天貓企業購合作,內部共容納了米面糧油、休閑零食、居家百貨、生活電器、3C數碼、辦公用品,乃至護膚彩妝等共計9個品類的商品。
“雖然乍一看容易被誤以為是電商平臺,但它和傳統電商的思路很不一樣,是更偏B2B的企業服務場景。”
根據釘選運營負責人吳仲亮的說法,釘選主要面對的是B端市場,釘釘對釘選的定義為平臺嚴選、服務保障、極具性價比的企業服務商城,主打的就是讓采買服務的企業“能快速去做出足夠好的決策”。
因此可以發現,釘選還會根據人事、財務等職位劃分子類目,幫助不同的崗位角色快速找到所需的服務。
截至去年年底,釘釘的用戶數已經突破6億,通過免費策略獲取足夠多的用戶后,如何更好地推動商業化變現,成為釘釘當下的頭號難題。
尤其是在阿里推動“1+6+N”改革后,由張勇親自接管的阿里云,目標是未來12個月內完成上市,作為阿里云的一份子,釘釘的商業化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這兩年,釘釘開啟了全面商業化之旅,釘選商城作為核心辦公功能之外的一個剛需場景,自然承載了釘釘更多增長的希望。
3.渴望盈利的“釘釘們”
事實上,不止是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在線辦公平臺,也全都在商業化道路上加快了腳步。
目前,釘釘、企業微信、飛書已經面向企業客戶收費,騰訊會議、騰訊文檔也都針對部分增值功能收費,調整了收費策略,逐漸縮小免費使用功能的范圍。
然而,問題是,目前國內B端企業還沒有養成的付費習慣。行業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辦公軟件付費率不足15%,與此同時,歐美市場辦公軟件付費率已經超過了70%。
因此,除了步伐一致地開啟收費之外,“釘釘們”也在尋找更多的變現可能性,比如前面所說的,釘釘在企業辦公之外,推出了企業服務商城功能。
但不管如何,“釘釘們”商業化的底層邏輯,都是通過產品升級和迭代來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激發用戶付費意愿。
在這個前提下,隨著大模型應用的落地,協同辦公市場掀起了新的波瀾。
在4月的2023春季釘峰會上,釘釘總裁葉軍宣布釘釘已經正式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開啟全面智能化。
在會上,釘釘發布了AI助手斜杠“/”應用,斜杠功能可以自動整理群聊要點,并生成待辦、預約日程;還提供了文、圖、表的自動生成能力,以及釘
釘文檔自動學習能力,并支持對話生成,甚至簡單地生成應用。
無獨有偶,飛書也推出了智能助手“My AI”,功能包括匯總會議紀要、創建報告、優化和續寫文字內容等。
雖然距離全面落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AI大模型顯然成為在線辦公平臺商業化新的增長引擎。
相比之前讓人難以察覺到的功能更新,接入AI后帶來的效率提升是可以明確感知到的,當服務質量高了,那么用戶的付費意愿自然就變更高了。
AI大模型成為在線辦公賽道新的突破點,而在新一輪競爭中,市場格局或許會迎來新一輪大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