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也開始干了,明星直播帶貨已成趨勢

一、汪峰加入明星直播帶貨大軍
近年來,明星走入直播間帶貨已經不足為奇。
但是沒想到,有一天會在帶貨直播間看到汪峰的身影。
7月28日,汪峰在抖音直播間完成了自己的年度首播。
據直播動態(tài)顯示,截至8月16日,汪峰已經在抖音進行了7次帶貨直播,累計銷售額達1675.12萬。
其中,最近的一場直播銷售額達1121.24萬,帶貨產品包括手表、短袖、內褲等。
值得一提的是,汪峰自稱原價一萬多的手表在直播間只需1500元。
這個銷售成績比7月28日的首秀要好上一些。
有關數據顯示,汪峰的首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高達848.8萬,場均銷售6.69萬,場均銷售額281.13萬。
要知道,汪峰身上有著很多光環(huán),中國搖滾樂的領軍人物、音樂才子、章子怡的老公等等。
很明顯,被稱為娛樂圈兩大玄學之一的汪峰并不缺少流量,早些年就開著勞斯萊斯在路邊吃烤串的他更不缺錢。
既不缺錢也不缺流量,那么,為什么汪峰要不辭辛苦走入直播間帶貨呢?
其實近年來,明星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大勢所趨之下,汪峰也無法置身事外。
2019年,電商直播迅速崛起,這一年被稱為直播帶貨元年。流量狂歡之下,賈乃亮、李晨、戚薇、舒暢、黃圣依等紛紛涌入直播間帶貨。
與汪峰同步,8月16日,李晨來到抖音第一網紅瘋狂小楊哥的直播間。
其中,瘋狂小楊哥作為東道主是氣氛的主導者。相關數據顯示,瘋狂小楊哥30天內直播8場銷售額破2.8億。
前幾日,#張翰朱梓驍合體直播#的話題更是登上微博熱搜榜,來了一波回憶殺。
逐漸從演藝圈淡出,朱梓驍轉型直播帶貨行業(yè)已經有5年左右,曾創(chuàng)下半個月2億銷售額的紀錄。
當然,走入直播間帶貨的明星數不勝數。
阿里巴巴曾經專門統(tǒng)計,截至2020年,中國演藝界99.5%的明星都走入了直播間。據媒體報道,有80%的明星簽約了專業(yè)的MCN機構。
就像薇婭曾經在某綜藝節(jié)目上調侃“明星的歸宿都是帶貨”,部分明星已經把直播帶貨當做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明星直播帶貨進入常態(tài)化發(fā)展。
除了上文提到的李晨和朱梓驍,還有交個朋友的戚薇、謙尋的林依輪、遙望網絡的賈乃亮以及黃圣依等等。
甚至音樂人胡海泉一手創(chuàng)辦了MCN公司聚匠星辰。目前,該公司已經獲得了小米的獨家投資。
明星直播帶貨火熱兩年,離不開MCN的專業(yè)加持和各大電商平臺的推動。
二、明星扎堆直播帶貨的背后
不難發(fā)現(xiàn),汪峰開展直播帶貨背后存在著抖音電商的痕跡。
據汪峰的直播動態(tài)顯示,“818好物節(jié)與你分享好物”的標語非常明顯。
眾所周知818好物節(jié)是抖音電商重要的促銷節(jié)日,時至今年已經是第三屆。
此外,在汪峰抖音賬號的簡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除了音樂人還有“818好物發(fā)現(xiàn)官”的頭銜。
8月12日晚,抖音開啟818好物大賞直播活動,汪峰作為首席發(fā)現(xiàn)官,好物發(fā)現(xiàn)員隊伍中還有明星曹穎、朱梓驍等。
其實,早在2020年,汪峰就以“京東秒殺首席直播官”的身份開啟京東直播首秀,4小時即帶貨超2億,觀看人數達915萬。
去年5月份,京東在抖音平臺開設了抖音官方小店,計劃以“店播+達人”的方式在抖音實現(xiàn)200億元的GMV轉化。
抖音與京東聯(lián)手,吹響了電商下半場的沖鋒號角。
自2020年開始,淘寶、抖音、快手便都有引入明星直播帶貨的訴求,淘寶是為了完成流量轉化,而抖音快手則是為了向用戶傳遞直播賣貨的心智。
僅2020年618期間,就有300位明星登陸淘寶直播,京東則邀請了超百位明星主播。此前,蘇寧還舉辦了百大明星直播夜。
直到今天,抖音和快手依然沒有放松對明星直播的引入力度。
隨著直播電商四大天王時代的結束,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直播行業(yè)中的聲量越來越大。
與素人主播相比,明星自帶粉絲和流量,可以更快跳過培養(yǎng)信任感和認同感的過程,迅速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這樣描述明星直播的業(yè)態(tài):明星做直播,是兩個脈沖的疊加。
第一個脈沖是直播電商所帶來的瞬間直播場觀流量,這是直播電商自身的屬性,第二個是明星自身的流量。所以,明星做直播和其他人做直播,所產生的瞬間場觀人數完全不在一個等量級,它是兩大脈沖聚合的結果。
因此,明星帶貨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
流量紅利消失后,電商平臺對于流量的爭奪加劇。
前段時間,周杰倫發(fā)布新專輯,便遭到了全網的“爭搶”,流量大戰(zhàn)背后都是希望能夠借助明星效應來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用戶。
電商平臺的布局和MCN機構的加入推動了明星直播的發(fā)展,隨著明星直播業(yè)態(tài)的成熟,明星和網紅之間的界限呈現(xiàn)模糊化發(fā)展的趨勢。
三、直播下半場,明星和網紅之間的界限逐漸消失
直播行業(yè)度過了野蠻生長的兩年,明星直播發(fā)展的過程中,同樣暴露出很多問題。
其中,最受詬病的便是帶貨量低、坑位費高、以次充好等問題。
以黃圣依為例,在一場品牌直播活動中她的團隊曾報價10萬坑位費,但最終僅賣出了5個保溫杯。不過,后來黃圣依團隊就此進行了反駁。
(圖源:商業(yè)街探案,騰訊科技)
狂歡過后,行業(yè)從野蠻生長到規(guī)范,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過于追捧流量的趨勢不再,相反大家對于主播的業(yè)務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相比前兩年,現(xiàn)在的明星名人更放得下身段,例如下調坑位費,動輒十幾個小時的直播時長也不在話下等等。
其中,更明顯的發(fā)展趨勢是明星和網紅聯(lián)手直播帶貨的情況越來越多了。
例如,汪峰在抖音的首次直播數據不算特別優(yōu)秀,當天下午邀請了瘋狂小楊哥一起直播。最終,直播點贊量破億,平均在線人數超10萬。
明星進直播間承擔了一部分流量功能,吸引眼球。很多人擔心明星主播會搶了素人主播的生意,現(xiàn)在來看,兩者從來都不對立的關系。
如今,明星網絡化成為不少MCN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未來明星主播和網紅主播出現(xiàn)在同一直播間可能會盛行成風。
再如,日前明星董潔和最近大火的網紅衣哥一起在直播間帶貨。
據媒體報道,衣哥花了500萬才請來董潔助陣。但直播的過程中,幾乎都是衣哥在講解產品賣點,董潔幾乎淪為背景板。
這里還牽扯了另外一個問題,對于專業(yè)的明星主播來說,流量不是絕對的制勝因素。
經過兩年的經驗積累,曾經在帶貨直播間受挫的黃圣依,已經可以實現(xiàn)1.28億的單場GMV。
戶外直播時,黃圣依夫妻二人更是把牛拉進直播間,花樣齊出,重構了“人、貨、場”三要素。
因此,明星如果想要繼續(xù)在帶貨領域深耕,需要培養(yǎng)出更加專業(yè)的帶貨能力,否則擺脫不了首秀即巔峰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