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023財年Q1營收2055.6億元 凈利潤227.39億元

8月4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今日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業績。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阿里巴巴收入為人民幣2,055.55億元(306.89億美元),同比保持穩定,主要由于中國商業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至人民幣1,419.35億元(211.90億美元),部分被云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至人民幣176.85億元(26.40億美元)所抵銷。
阿里巴巴經營利潤為人民幣249.43億元,同比下降19%;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18%至人民幣344.19億元;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27.39億元及凈利潤為人民幣202.98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302.52億元,同比下降30%,主要是由于經調整EBITA下降和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損益下降。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阿里攤薄每股美國存托股收益為人民幣8.51元及攤薄每股收益為人民幣1.06元。非公認會計準則攤薄每股美國存托股收益為人民幣11.73元,同比下降29%及非公認會計準則攤薄每股收益為人民幣1.47元,同比下降29%。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人民幣338.69億元,相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336.03億元增長1%。自由現金流為人民幣221.73億元,相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206.83億元增加7%。
在阿里中國商業分部,主要包括淘寶、天貓、淘特、淘菜菜、盒馬、天貓超市、高鑫零售、天貓國際及阿里健康等中國零售商業業務,以及包括1688等的批發業務。
財報顯示,于2021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在淘寶和天貓上每人消費超過人民幣10,000元的年度活躍消費者中,約有98%于過去12個月繼續保持活躍。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有超過1.23億名年度活躍消費者每人在淘寶和天貓上消費超過人民幣10,000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2,500萬名88VIP會員,每名會員的年平均消費額超過人民幣57,000元。
在6月份季度,淘寶及淘特上M2C商品產生的支付GMV同比增長超過40%,淘菜菜GMV同比超過200%。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阿里直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8%至人民幣647.14億元,在本季度,盒馬和高鑫零售的在線銷售占比分別達到68%和36%。
在阿里國際零售商業業務,主要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個月,國際商業收入為154.51億元。
財報顯示,在6月份季度,來自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的整體訂單量同比下降4%。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同比增長10%的,Lazada于本季度實現了虧損環比和同比的收窄。Trendyol整體訂單同比增長46%,截至2022年6月30日,Trendyol通過其市場平臺服務超過22.5萬商家。
6月份季度,阿里國際批發商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Alibaba.com完成的交易額同比增長16%。
本地生活服務方面,包括到家(餓了么)及到目的地(高德、飛豬)業務。截到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本地生活服務收入為106.32億元,整體訂單同比減少5%,整體分部GMV同比下降,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減退,每月表現有所改善。于2022年6月份,整體分部GMV錄得正增長。
菜鳥方面,于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7%至人民幣172.92億元,主要增長來自向集團中國零售商業業務提供的物流履約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的收入增長,并有部分被國際零售商業業務中來自商家的收入減少所抵銷。
本季度,菜鳥總收入中的70%來自外部客戶。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5%至人民幣121.42億元。在中國,菜鳥持續拓展增值服務,包括送貨上門服務,以及通過菜鳥驛站來提升消費者體驗。截至2022年6月30日,約有70%的菜鳥驛站能夠為消費者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不包括農村地區及大學等)。
云業務方面,阿里云業務分部由阿里云及釘釘組成。于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云業務分部總收入(包括來自為其他阿里巴巴業務提供服務的收入)為人民幣239.38億元。于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的總收入約為人民幣176.85億元,同比增加10%。來自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占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阿里云總收入的53%,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5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