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開展隱私計算產學研合作

7月26日消息,螞蟻集團日前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宣布達成產學研合作協議,探索以安全求交集(Private Set Intersection,PSI)為核心的隱私計算技術創新。合作將以螞蟻集團“隱語”框架為研究底座,推進PSI技術的發展,并探索相關的實際應用。
據悉,這項研究合作將結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隱私保護技術和系統研究戰略中心(SCRIPTS)”在隱私計算方面的專業沉淀,以及螞蟻隱私計算的研發能力和深厚行業實踐。具體來說,將會設計和實現特定的PSI協議,從而提升PSI執行之后的特定安全機器學習,以及安全數據分析功能的效率和安全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林國恩(左)與螞蟻集團國際事業群首席技術官尹俊(右);圖源:中國網
近年來,我國已將數據列為了一項市場化運行的“生產要素”,并鼓勵使用隱私保護計算等技術,確保數據要素安全可信流轉。2022年“數據二十條”等文件的發布,明確了數據要素市場化流轉的規范和框架,為行業落地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產業界和學術界也頻頻聯手探索隱私計算技術前沿,發掘更多的應用價值。如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就與螞蟻成立了“隱私計算與區塊鏈聯合研究中心”,圍繞數據要素關鍵底層技術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在國際上,學術機構和產業界也在尋求技術創新和突破,螞蟻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合作應運而生。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與螞蟻集團正式成立“隱私計算與區塊鏈聯合研究中心”;圖源:螞蟻集團公眾號
根據螞蟻集團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螞蟻集團在研發方面投入了204.6億元人民幣(約合28.9億美元),其中隱私計算是重點領域之一。據悉,螞蟻從2016年開始布局隱私計算技術,打造了一套工業級可用的隱語可信隱私計算技術棧,并將其中的核心產品隱語框架、OcclumTEE操作系統、HyperEnclaveTEE底座等開源,提升技術易用性并促進業界創新。據專利數據機構IPR Daily和incoPat統計,在隱私計算領域,2022年,螞蟻集團以1152件專利申請數位居全球榜首。到目前為止,螞蟻隱私計算技術已成功應用到多個場景,包括金融風控、醫療保險、營銷方案、政務服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