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去哪聯合多家單位發布《2022國際物流產業數字化發展報告》

11月9日消息,在近日舉辦的進博會上,運去哪與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中國船東協會、中國港口協會、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聯合發布《2022國際物流產業數字化發展報告》(簡稱《報告》),深度解讀全球國際物流數字化發展新趨勢。
作為報告編寫組中唯一的企業參與方,運去哪根據自身發展經驗提供詳實的數字物流應用場景及國際物流洞察觀點,攜手專業研究機構為行業從業者打造發展指南。
《報告》深度解讀了“當下國際物流發展總體態勢,國際物流數字化發展階段,國際物流數字化涌現的新技術?國際物流數字化正在面臨的挑戰,以及國際物流數字化如何賦能行業?推動行業發展?有哪些優秀案例?”等國際物流數字化發展核心問題。
(圖源“運去哪”公眾號,下同)
根據《報告》,國際物流發展可分為“業務數字化”,“流程自動化”,“經營智慧化”三個階段。
當下,國際物流業數字化業正處于從“業務在線受理,信息互聯互通”向“智慧經營、智能決策、自主運行”轉變的過程中,目標是“柔性”應對各類“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
目前,大規模的國際物流數字化服務平臺不斷涌現,服務國際物流的SaaS類工具不斷推陳出新,而大數據決策支持的應用仍處于發展初期。而運去哪最新發布的全鏈路數智化服務平臺,提供的船期預測、運價預測等服務工具已經開始向著大數據決策方向積極探索。
《報告》提出,除了行業協會外,來自行業頭部的船公司、港口、科技公司等都在積極推動行業數字化標準的建立,以幫助國際物流數字化進入更規范、高效、安全的發展通道。
上海正在籌備的《航運大數據分類與編碼》和《航運數據合規(管理)指南》由上海浦東新區商委、上港集團、上海海事大學、瀛泰律師事務所、中遠海運科技、中外運、運去哪等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聯合參與編制,依托各自在行業領域積累的經驗,助力解決航運數據概念模糊、外延邊界不清、分類分級、安全隱患等難題。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凱表示:“未來數字化全球物流將成為我國工業高質量發展、供應鏈跨國布局的重要助力,為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營商環境,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