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國美旗下物流公司開始欠款

  1.安迅物流被曝拖欠賬款超300萬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國美剛陷入“被破產”傳聞,旗下安迅物流也出事了。

  有承運商爆料,安迅物流及其子公司拖欠河南多地承運商運費等超300萬元。從今年7月開始,河南的安迅物流及其子公司就停止了運費的支付。位于鄭州、焦作和開封的承運商分別被拖欠137萬元、47萬元以及150萬元。包括運費、信息費及送安一體費等。

  9月底國美零售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總負債規模達到585.67億元。其中,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144.37億元,需在一年內償還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達247.75億元。

  而國美的賬上還有多少錢呢?財報披露,截至6月30日,國美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24億元。即使算上存貨、應收賬款等等,其總流動資產也只有250.5億元。

  (截自國美零售2022半年報)

  相對應的,是國美艱難的盈利情況。國美零售在10月21日和28日分別發布了《盈利警告公告》和《盈利警告補充公告》。據其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將下滑約55%至60%,預期2022年全年業績將較去年出現大幅下滑。

  國美還表示:“截至9月30日,本集團逾期貸款約為30億元。本集團正與相關銀行及金融機構積極商討修改貸款條款或延長貸款期限,以達成雙方同意的還款安排。”

  與之相比,300萬元的欠款似乎都不算什么。但這次出事的安迅物流,對國美來說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按理說優先級應該排在前列,卻仍出現了長達五個月的欠款。這不免讓人擔心,國美是否還有機會“東山再起”。

  2.上市or不上市?安迅物流左右搖擺

  要理解安迅物流對于國美的意義,首先得從前者的幾次“搖擺”說起。

  前身為國美物流配送事業部的安迅物流,于2012年拆分出來成立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此后,安迅物流一直在深耕大件領域,打造全國物流網絡。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此時的安迅物流已經不能算是國美旗下。因為它屬于黃光裕個人控股的公司,與國美并沒有直接關系。2016年時,市場上更是有消息稱安迅物流計劃于2018年獨立上市。時任總裁的劉冬屯透露,安迅物流已經完成基本布局,將于2017年中旬啟動上市。

  然而直到2019年,安迅物流的這一幾乎都沒實現。相反,這一年國美對安迅物流進行了內部收購,用5.58億元收購了19.5%的股份。

  國美對安迅物流的內部收購,被外界視為安迅放棄獨立上市的信號。畢竟當時的安迅物流,其外部收入占比只有30%左右。國美進一步加深雙方聯系后,相當于是想把安迅物流業務整合到上市公司業務之中,從而形成更加完整的自營物流生態體系。

  事實也的確如此,2021年,安迅物流開始發力供應鏈。其先是上線快遞業務,后來又宣布旗下零擔、專車、裝配一體的供應鏈物流網絡“安迅卡航”上線。當時在黃光裕的設想中,安迅物流會承擔國美開辟零售新賽道過程中供應鏈升級的重任。

  發展勢頭不錯的安迅物流,卻又萌發了獨立上市的想法。2021年底,據安迅物流透露,其外部收入占比已經超過了50%。此時的安迅物流,所服務的行業也從家電擴大到汽配、快消、家居等領域。像是格力、美的、小米、宜家等企業,都和安迅物流有著合作。

  于是在今年1月,安迅物流再次宣布了獨立IPO的計劃。對于它而言,即使沒有國美的幫助,其規模也足以在物流行業排得上號。

  但是話語權畢竟掌握在黃光裕和國美手中。據內部人士透露,雖然安迅物流長期獨立運營(管理獨立、人員獨立、法人治理結構獨立等),其財務權與人事權還是受到國美的約束。

  比如安迅物流近半的業務來自國美,但賬期經常拖得很長,就好比是“跟自家兄弟借的錢,不用著急還”。雖然也有不少的外部收入,但安迅能實際動用的資金很少,甚至還得向國美輸血??赡芤舱沁@一原因,如今的安迅物流也陷入了付不出賬款的窘境。

  今年8月,國美零售發布公告稱,計劃“以大幅優惠價格向控股股東收購安迅物流部分股權,達成本公司獲得安迅物流控股權益的目的。”

  (截自國美零售公告)

  如果收購成功,對于國美來說確實能起到一定的“物流反哺商流”作用。但對于安迅物流而言,可能就意味著獨立上市夢的徹底破碎。

  與安迅物流的收購一同公告的,還有黃光裕全資持有的兩處物業也將注入國美。但在11月18日,國美又發布了終止收購及關聯交易的公告。據國美稱,賣方未完成收購事項的先決條件,因而終止了收購。雖然公告未提及安迅物流的收購事項,但截至目前,國美對于安迅物流的持股比例依舊為19.5%,并未發生變動。

  在上市和不上市之間左右搖擺的安迅物流,實際上也反映出了國美猶豫的心理。早期的國美,也想像京東一樣,將物流業務拆分上市,以尋求新的增長點。但是隨著主體公司遭遇危機,物流業務就成了救命稻草。

  3.家電物流,不能困于家電

  長期以來,物流都被視為零售業的“大動脈”,向上連接供應商和生產商,向下連接消費者。因而很多零售平臺,尤其是家電行業早早地開始布局物流,既是升級自身供應鏈能力,也是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從時間線來看,黃光裕對于物流的重視其實并不晚。2012年時,安迅物流就已開始獨立運作。

  作為對比,蘇寧物流于2015年獨立運營,2017年時收購天天快遞,加速了自營化物流體系的建設;京東于2017年宣布成立京東物流子公司,將快遞物流板塊獨立運營。并收購跨越速運、德邦等補齊物流版圖,甚至因投入太多持續虧損多年。

  這二者最后的結局我們也都看到了:蘇寧物流過于依賴蘇寧,隨之一同盲目擴張,最后陷入空有規模沒業務的窘境;京東物流扎實投入到基礎建設當中,再加上背靠京東這棵大樹,終于在2021年成功上市,今年實現扭虧為盈。

  由此看來,物流的重資產、重投入,確實不是一般企業能吃得消的。

  好在,由于安迅物流是輕資產的模式,想要實現盈利并不難。國美此前披露,依據安迅物流業務發展計劃及內部估計,2022年-2024年,安迅物流每年的營收大致分別為32.27億元、45.19億元及63.26億元。

  投資者溝通會上,國美方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的確受到疫情的影響,但目前來看我們的安迅物流營業收入依然可以保持兩位數的同步增長,能繼續實現盈利。”

  安迅物流對于國美而言,就像是一個“輸血”的存在。如果安迅物流股權真的注入上市公司主體,無疑能夠強化國美在零售和物流方面的協同,進一步提升供應鏈效率。這會是國美的一張重要底牌。

  只不過,受制于國美的安迅物流,如今早已隨其雙雙陷入危機。它究竟是會成為救命稻草,還是會一同被拖下水?這依舊要打上一個問號。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news/wuliu/2022-12-06/8440.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