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度、華為等入選首個大模型標準化專題組組長

7月7日消息,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3)上,國家標準委指導的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宣布我國首個大模型標準化專題組組長,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與華為、阿里、百度、360等企業聯合擔任,現場進行了證書頒發并正式啟動大模型測試國家標準制訂。
公開資料顯示,5月,國家啟動大模型標準化工作,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設立大模型專題組,啟動大模型專題組組長、副組長申報和大模型標準化研究選題建議工作。大模型專題組將承擔大模型標準化制訂工作,目的是推動大模型技術和標準化的實踐結合,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大模型專題組組長要求在大模型理論研究和產業應用等方面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熟悉大模型領域國際前沿科技發展態勢、法規制度與標準規范等。百度等聯合組長單位需要發揮在大模型領域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圍繞大模型軟硬件底座、關鍵技術、產業應用等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提供標準化研究選題建議。
圖源:360黑板報公眾號
據了解,阿里云將于今日下午舉辦《MaaS:以模型為中心的AI開發新范式》論壇,展示智能時代下阿里云首創的以模型為中心的開發新范式和最全面的大模型服務布局。演講人包括阿里云首席技術官周靖人、Together首席技術官張策、瀾舟科技創始人兼CEO周明、生數科技CEO唐家渝、品玩創始人兼CEO駱軼航、阿里云計算平臺事業部負責人汪軍華和釘釘首席技術官程操紅等。
值得關注的是,繼通義千問、通義聽悟之后,阿里云會在本次論壇上公布通義大模型最新進展。
圖源:阿里云公眾號
日前,百度首席技術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在人工智能大會現場解讀文心大模型3.5版核心技術,發布飛槳生態最新進展,闡述人工智能產業模式。
“文心大模型的最新成果,也得益于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和文心的聯合優化。”王海峰表示,飛槳是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在中國深度學習平臺綜合市場份額上連續兩年位居第一,截至目前飛槳已凝聚750萬名開發者。這也是百度2023年以來首次對外披露飛槳生態最新數據。
王海峰表示,文心大模型3.5效果、功能、性能全面提升,實現了基礎模型升級、精調技術創新、知識點增強、邏輯推理增強等,模型效果提升50%,訓練速度提升2倍,推理速度提升30倍。
圖源:百度AI公眾號
7月6日,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演講時表示,華為將在7月7日的華為云開發者大會上推出盤古大模型3.0。
胡厚崑介紹了華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方向。“深耕算力,從通用大模型到行業大模型,服務好千行百業。”
據了解,華為云盤古大模型已經深入金融、制造、政務、電力、煤礦、醫療、鐵路等10多個行業,支撐400多個業務場景的AI應用落地。在科研領域,華為盤古科學計算大模型當前已有藥物分子大模型、盤古氣象大模型和海浪大模型。
圖源:華為云公眾號
360集團方面表示,身為大模型專題組組長單位,公司將積極參與工作組工作,發揮自身實踐和經驗優勢,參與大模型測試國家標準制訂。
據悉,360已經推出自研大模型“360智腦4.0”版本,并于不久前推出企業級的AI大模型解決方案,積極推動大模型落地。其中“360智腦”在智慧城市、智慧企服場景下的應用案例雙雙入選“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應用十大典型場景案例”,未來將以“四個企業辦公大腦”和“四個城市本地寶”的形態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