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首予順豐同城“買入”評級

9月15日消息,東吳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首予順豐同城“買入”評級,預計2022-24年實現收入104/138/180億元人民幣,同期歸母凈利潤預測為-3.96/-0.93/2.14億元。
2020年以來,即時配送行業持續受益于消費變化,該行中性預計2025年即時配送總訂單量將達774億單,較2021年有151%的上升空間。第三方服務商核心價值為中立開放與服務能力多元化。
東吳證券認為,品牌力是公司即時配送業務的重要競爭要素,且其重要性會隨著服務場景多元化和非標化逐漸凸顯。而公司一方面在品牌力上具備先天優勢(快遞品牌“順豐”已在客戶心中形成較深的品牌認知),另一方面也在保障履約穩定性,增強品牌力。定量來看,順豐同城騎手端數量、活躍度趨勢向好,人均訂單量的提升是重要前提,對騎手群體的重視與關懷則是加分項。此外,草根調研結果也顯示其能夠提供穩定、優質的履約服務;從用戶印象和客戶數據來看,公司已建成一定品牌優勢,有望推動市占率持續提升。
今年8月底發布的順豐同城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過去12個月,順豐同城的年活躍商家規模達到299,000,同比增長31.2%,累計服務品牌客戶超2,900家。收入前100主要客戶的續簽率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升至約90%。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收入為2,156.4百萬元,同比增長23.1%。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過去12個月,順豐同城收入4,481.1百萬元,同比增長20.8%。毛利及毛利率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分別為180.2百萬元及4.0%,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毛損及毛損率分別為16.6百萬元及0.4%。
展望未來,場景多元化驅動增長,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增強。增長方面,對于重要業務同城配來說,拓展B端業務場景是重要驅動力;為行業大客戶提供更多定制化解決方案也十分重要。在最后一公里業務上,與順豐速運的合作還可進一步深化,利用順豐控股基礎設施開拓更多業務。盈利方面,單筆訂單成本費用及其在服務費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毛利已扭虧為盈。未來隨著訂單量增加、訂單結構優化疊加技術能力提升,單均毛利有望進一步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