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達達、CCFA聯合發布《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白皮書》

7月27日消息,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達達集團及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白皮書》,這是即時零售行業首份針對平臺模式的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O2O到家業務成為近年來零售行業重要驅動力,2016-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4%。作為O2O到家業務重要組成部分,即時零售迎來快速增長,其中平臺模式2016-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1%。預計到2025年,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規模將突破萬億門檻,達到約1.2萬億元。
據了解,即時零售,指消費者線上交易平臺下單商品,線下實體零售商通過三方或自有物流執行配送上門的服務,配送時效通常在30-60分鐘。即時零售產業中,主要參與方包括零售商、品牌商、電商平臺及承擔物流功能的企業,分為自營模式和開放平臺模式。
以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方代表京東小時購、京東到家為例,已入駐超15萬家實體零售門店,覆蓋超過1700個縣區市,深度合作超200家品牌商,今年618雙平臺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77%,京東小時購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400%。
白皮書首次對即時零售平臺模式進行全景式研究,包含即時零售產業鏈分析、開放平臺模式發展背景條件、現狀分析及終局展望。
展望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遠景,將呈現消費側“客群廣、場景廣、訴求廣”,供給側“品類廣、品牌廣、地域廣”特征,參與各方在流量、履約、服務創新和賦能的合作上持續深化,即時零售開放平臺將兼顧服務廣度和深度,實現多方共贏。
同時,白皮書結合達達和京東作為即時零售行業開創者7年來的實踐經驗,以及對商超零售、時尚居家、3C電器等業態的差異化經營痛點和需求洞察,創新性提出即時零售ACE制勝演進路線,包含能力即時化(Ability)、創新即時化(Creativity)和體驗即時化(Experience)的業務能力,以及業務規劃、組織與人才、數字化等管理支撐。
其中,演進路線將即時零售分為三大發展階段:導入期、發展期和突破期。其中,導入期標志特征為“門店線上化”,初步形成即時零售導入;發展期主要標志為“倉店一體化”,即時零售與線下業務相互融合、運營效率提升;突破期主要標志為“模式創新化”,關注商業模式創新賦能。
此外,白皮書總結并分享了沃爾瑪、vivo、萬寧、聯合利華、金佰利等與開放平臺的成功合作案例,為零售行業提供指引參考。
以沃爾瑪為例,其線下大賣場門店100%上線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購,并100%應用達達優揀“眾包揀貨”創新模式。運行2年后,眾包揀貨助力沃爾瑪O2O整體履約效能和平均揀貨人效同比兩位數增長,累計為35000人創造靈活就業機會。2022年618當天,沃爾瑪在京東小時購的銷售額達到去年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