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順豐入選2022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

8月23日消息,《財富》發布首份中國ESG影響力榜,共有40家中國企業上榜,上榜企業中有32家是《財富》世界500強或《財富》中國500強企業。包括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京東集團、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
據悉,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鼓勵企業不再緊盯盈利這一單一指標,盡可能考慮自身商業行為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的影響,更積極地投身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貧富差距、商業道德等挑戰。
據了解,順豐在2021年搭建碳排放管理平臺“豐和”,覆蓋包裝、運輸、中轉、派送等多個環節、120余項指標,實現碳排放數字化管控。順豐通過投放新能源車輛、減量和循環包裝、在物流產業園安裝屋面光伏電站等方式努力減排,并為2030年提出兩大目標:自身碳效率相較于2021年提升55%;每個快件包裹的碳足跡相較于2021年降低70%。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順豐提供新冠疫苗和核酸樣本運輸服務,以及針對疫情防控的物流服務。截至2021年12月底,順豐已經累計承運新冠疫苗3.72億劑。公司還積極雇傭特殊群體,2021年為退伍軍人提供超過1,200個崗位,為障礙人士提供超過400個崗位。
阿里方面,從董事會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到各業務團隊的ESG責任小組,阿里巴巴設立了三層結構的ESG管治架構,并且已經連續16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阿里巴巴承諾,將在不晚于2030年時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且協同上下游價值鏈實現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降低50%。它構建了“1+N”碳賬戶體系,引導消費者在日常生活和消費中減碳,同時通過節能減碳管理平臺“能耗寶”來幫助中小企業降低能源獲取成本。
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企業菜鳥通過“回箱計劃”鼓勵消費者參與回收紙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菜鳥已經在全球承擔超過2.6億件醫療相關物資的運輸。
京東是國內首家承諾設立科學碳目標的物流企業,目標是到2030年時,碳排放總量較2019年減少50%。京東發起的“青流計劃”基于綠色高效的供應鏈,在包裝、倉儲、運輸、回收等各環節探索低碳節能。截至2021年年底,青流箱等循環包裝已經累計使用2億次。
過去五年,京東通過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推行環保包裝模式,令上萬個商品實現出廠原包裝直發,帶動行業減少一次性包裝100億個,相當于減少砍伐約2,000萬棵樹木。
2022年3月至5月,上海發生大規模新冠疫情期間,京東從全國抽調了5,000多名快遞員、分揀員,投入超20億元保障上海物資供應。在治理層面,京東將反腐敗等ESG相關目標納入員工考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占比達到66%。
以下為2022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完整榜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