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稱自己是中國互聯網活化石

11月10日消息,在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互聯網企業家論壇”上,張朝陽談起中國互聯網剛發展時的情景,感慨到現在都快30年了,自稱是“中國互聯網活化石”,但感覺自己還依然年輕。
天眼查公開資料顯示,張朝陽在1994年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1995年底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隨后在1996年就親自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搜狐前身),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并更名為“搜狐”公司。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
論壇上,談及當前互聯網發展,張朝陽覺得沒有瓶頸,發展挺好的。“很多問題的答案是唯一的,不要說事務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有什么,可能就是沒有瓶頸。”張朝陽認為,我們目前仍處于第三次巨大的信息革命浪潮當中,簡直everything is so good,互聯網發展得非常好。”
張朝陽用“幸運”來形容多年的互聯網創業經歷,他解釋稱,第一次農業革命是一萬年前,工業革命是兩百年前,這都是以萬年、百年為時間尺度,“所以我趕上了信息革命是非常幸運的,同時也有遺憾。”
張朝陽表示,現在信息革命還沒有結束,還將持續很長時間,在這場信息革命的漩渦當中,企業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
圖源: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官網
此外,談及最近比較“火”的Web3.0和元宇宙,他分析稱,Web1.0時代互聯網內容的產生和分發是1對N,到了Web2.O,內容由N個人產生和消費,強調的是互動。用戶建立互動關系后,就會去中心化,現在正朝Web3.0邁進,最后是所謂的元宇宙。
同時,張朝陽提醒年輕人,很多概念具有煽惑性,創業者要抱著狐疑的態度冷靜看待。“不過,有些新概念雖炒得有些過,但把它放在10年尺度上,趨勢確實在深刻轉化。”張朝陽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