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送萬物,美團的大零售將打破格局

一、美團全力押注即時零售
“美團APP,不止外賣”,這不再是一個構想,正在成為一個現實。很多人已經發現,美團已經可以部分滿足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網購需求。
王興正在嘗試把零售打造成美團最大的標簽,而即時零售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支點。
近日,美團又有大動作。
美團APP首頁改版,頂部新增“美食百貨,隨叫隨到”專區,改版后的首頁頂部專區內設置了“外賣”、“美團買菜”、“超市便利”、“品質百貨”、“買藥”等五個入口。
在日常生活中,用戶最常使用、流量最大的無非是“外賣”功能,此次把商超零售業務和外賣單獨放置在首頁置頂位,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美團商超和便利店將得到更多的流量傾斜。用戶只需要進入超市便利店類目完成下單,騎手便會在30分鐘內把商品送達目的地。
不惜以最核心的外賣流量來引流,歸根結底,這是美團即時零售戰略位置的提升。
此前,美團在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及半年財報時,閃購業務與外賣、到店酒旅業務等一起被列入了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板塊。
和美團閃購同期的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等業務依然被認定為“新業務”。
閃購業務的高確定性和高成長性,讓美團看到了塑造第二條增長曲線的可能性。
2021年9月,在美團閃購數字零售大會上,美團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做出預測,未來五年內即時零售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而美團閃購要分走4000億的大蛋糕。
用美團閃購來撬動即時零售萬億市場,美團已經準備好開始發力了。
進入存量時代,巨頭們的轉型野心大都集中在電商或者直播賽道。例如,以抖音、快手等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紛紛向電商市場加速進軍。
雖然美團也開展了電商業務,但無論是投入力度還是行業聲量,都明顯比不過美團的其他新業務。這是因為,美團的棋盤下得更大。
2012年,馬云和王健林兩個商業大佬公開進行了一個十年豪賭。
馬云作為中國電商的代表人物,認為線下零售基本會被電商取代。王健林則代表線下零售,認為電商份額占社會零售不會超過50%。
數據顯示,2021年,實物商品電商交易額占社銷零售額的比重僅為24.5%。
事實上,電商僅取代了部分細分領域的線下零售生意,且短時間內增速持續放緩。
(零售百強中,電商總銷售額增速下滑)
而改變實體店運營模式的即時零售則瞄準了社會零售中沒有被電商覆蓋的更大一部分市場。
“美團在成立之初就是一家零售公司”,王興在回答升級為“零售+科技”戰略時曾經這樣表示。
從本地生活起家,美團已經有了一個龐大的零售雛形,未來這個雛形還會不斷增強。
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什么都愛自己干的美團,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驚人速度,堅定地向著下一個時代奔去。
二、外賣買萬物成為新趨勢,美團的機會來了
即時零售的概念興起于外賣,隨著業態的火爆,可以通過“外賣”的形式下單的商品品類越來越多。
《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顯示,即時零售從最初解決包括餐飲、糧油、百貨等民生類的生活必需品, 正逐步向3C數碼、服裝等品類延伸。
從柴米油鹽到情人節的一束鮮花,從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最新上市的手機,萬物到家的即時配送模式已經成為消費常態。
美團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認為,未來5年,互聯網零售市場將從“萬貨商店”變遷至“萬物到家”,零售行業平臺、渠道、品牌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都會發生變化。
當外賣買萬物成為一種趨勢,美團即時零售的生意便有了更大的增長空間。我們以美團閃購為例來分析討論。
據美團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團閃購和餐飲外賣的交易筆數合并為41億筆,同比增長7.6%;閃購交易筆數從去年同期的3億單漲至3.9億單,同比增長30%。
近年來,美團閃購確實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據媒體報道,美團閃電倉已經孵化出超過10個年銷售額過億的商家。面向未來,還制定了3年后孵化出200個年營收破億商家的目標。
闖關即時零售,美團已經蠢蠢欲動。近日,在iPhone14鋪天蓋地的新聞中也可以看到美團的身影。
美團方表示, 9月16日iPhone官方發售當天,消費者可以通過美團在當地Apple授權專營店下單,騎手會最快在30分鐘將新機送達。
iPhone13發布時,美團給出的履約時間是一小時內。
據悉,美團今年將在前兩年合作的基礎上,把與Apple的合作門店擴展到全國200多城,共1000余家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同樣是Apple新品的銷售渠道之一。京東到家表示,9月9日晚8點,京東到家、小時購將同步開啟新品預售。
開售后,手機將會從距離消費者最近的Apple授權專營店發出,由達達快送騎士送貨上門,實現小時級最快分鐘級送達。
此外,京東方強調,京東到家是獲得獨家品牌預售資格的即時零售平臺。
即時零售賽道,頓時充滿了火藥味。走向未來零售的終局,美團擁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三、即時零售,京東成為美團最大的對手
美團賣手機等3C數碼產品早就不是一件新鮮事了。
據統計,今年1月到8月,美團外賣平臺上,Apple商品銷量同比增長437%,iPhone銷量同比增長850%。
自去年美團結盟小米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數碼品牌加入了美團即時零售的陣營。
滿足消費者當天就能收到貨的消費需求,30分鐘到1個小時收到貨的即時零售模式對傳統電商造成了一定沖擊。
同時,傳統電商陣營中的京東也并非止步不前,一再加碼之下,即時零售實力并不弱于美團。
去年3月,京東斥資8億美元增持達達,增持后持股比例達51%。今年2月,京東對達達再度增持。
日前,達達高層發生變動,創始人即將離職,由京東零售CEO辛利君接管,達達正式回歸京東集團。
達達的支持對京東到家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此外,外賣商家也被引入京東到家APP,京東開始嘗試外賣業務。
京東超市業務方面,近日發布了新戰略,表示同城業務與下沉市場將成為重點方向。
京東超市和京東到家、小時購保持高速增長,即時零售同樣是京東的重點發展方向。新賽道,也許未來京東會成為美團最大的對手。
未來零售的終極格局尚未形成,而即時零售萬億市場,還有阿里、抖音等眾多玩家在虎視眈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