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門店快送加速擴張,商家可免費入駐

1.微信門店外送加速擴張
在美團和抖音正面硬剛的時候,低調的微信開始悶聲干大事。
今年2月,微信開始在廣州和深圳兩座城市測試小程序外賣項目“門店快送”,首批對美食、茶飲、生鮮和百貨等類目進行了開放,入駐商家多為大型連鎖品牌和新銳互聯網企業。例如:樸樸超市、滬上阿姨、肯德基、麥當勞等。
(圖源:微信截圖)
而在近日,微信門店外送加速擴張,將在廣州和深圳以外的12座城市正式上線提供服務,包括北京、上海、重慶、福州、佛山和東莞等一二三線城市。
目前,微信外賣主要針對第二批城市中,有連鎖門店和前置倉的小程序商家進行密集招商,預計今年8月或將擴張到第三批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門店外送在廣深兩城測試之初,微信就表示在服務上線一年之內,平臺不會收取任何傭金。同時,平臺也不會從消費者支付的配送費中抽取傭金,具體配送費用由商家和第三方配送平臺之間進行結算。
此外,在0抽傭的基礎上,微信還會拿出千億級流量支持門店快送。
種種跡象表明,微信跨界搞外賣并非只是“玩玩”而已,它的態度相當明確,要想在外賣領域分一杯羹,必須采取最兇猛的進攻方式。
就目前看來,微信做外賣最大的優勢是其巨大的公私域流量池,以及與生活場景高度融合的平臺生態。
從用戶端看,門店快送可從微信發現頁面的小程序進入,并跳轉到商家小程序進行外賣點單。
(圖源:微信截圖)
在微信生態下,只要商家通過投流、發放優惠券等方式,就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公域流量,后期再通過私域口碑裂變提升轉化率和復購率。而在這一點上,不管是美團還是餓了么,都是可望而不可即。
從另一個角度看,微信做外賣光有流量是遠遠不夠,其配送能力也很重要,目前只能依靠具備外送能力的商家進行自主配送,或者是由商家小程序接入順豐、達達、閃送和UU跑腿等第三方運力進行履約配送,才能保證外賣盡快送達消費者手中。
這種配送模式有一個巨大的優點:省錢。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美團配送成本達到801.9億元,占總銷售和經營成本的61%,同比增長11.3%。若是后續微信堅持不轉向這樣重資產的自營外賣配送模式,每年必然能省下一大筆開支。
更何況,微信與美團、餓了么等長期采取高傭金策略的外賣平臺不同,其選擇在上線一年內不收取平臺傭金,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商家成本,還能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外賣服務。
對廣大用戶而言,微信門店外送有著實在且獨特的吸引力。
歸根結底,微信門店外送就像是一個將商家聚合起來的平臺,致力于為商家提供流量入口,縮減成本開支,并帶來確定性增長,與美團、餓了么等滿足用戶剛需的傳統外賣平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如今,雖然抖音和美團激戰正酣,但使出差異化打法的微信同樣不容小覷,它在外賣領域的野心已經漸漸暴露了出來。
2.下調商家傭金成大勢所趨
“天下商家苦外賣平臺久矣”。
近年來,外賣平臺商家對美團、餓了么等平臺的高抽傭規則怨念不斷。
2020年4月,美團深陷傭金風波,受到了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的“口誅筆伐”。
當時美團回應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傭金在10%-20%之間,傭金收入的八成用于支付騎手工資,真實的數字遠低于各種傳言和想象。
但商家們并不買賬,仍舊要求美團降低傭金。幾日后,美團與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了聯合聲明。
在聲明中,美團表示,將對廣東地區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加大返傭比例至3%-6%,擴大覆蓋范圍,返傭時間至少延長2個月。
雖然美團與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達成了共識,但美團的傭金依舊是它的主要收入來源。
財報顯示,2022年,美團傭金收入達到551億元,在線營銷及其它收入為356億,本地商業分部經營利潤達295億。
(圖源:妙投APP)
另一邊,餓了么的情況也差不多。數據顯示,餓了么對商家的提成比例在10%以上,主要根據品類計算傭金,其中餐飲品類的傭金普遍達到20%左右。
由于傭金居高不下,外賣商家們紛紛開始通過提高客單價的方式,來保證利潤空間,但是這也造成外賣價格上漲,消費者逐漸失去了“外賣自由”。
但這個風向似乎在近期出現了一點變化。今年2月,關于抖音將在全國上線外賣業務的消息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雖然后續抖音對此進行了否認,但也給美團、餓了么敲響了警鐘。
或許是為了防止抖音“偷塔”,美團和餓了么開始加強對商家的投入。
以美團為例,六月中旬以來,美團將部分餐飲商家的扣點從8%降低至4%。同時,為了拉攏頭部餐飲商家,美團還表示要與商家簽訂為期三個月的優惠協議。協議表示,商家有兩個選擇:其一,在抖音的套餐價格不能低于美團;其二,直接在抖音下線。
在此次調整之前,美團也曾推行過費率透明制度,將傭金(技術服務費)和履約服務費分開計算,讓商家了解到每筆費用的計價規則以及每筆訂單的支出明細,打消商家對平臺的顧慮。
美團之所以這樣做,其實也有抖音的關系。數據顯示,目前抖音向商家提供的傭金比例在2%-10%之間,其中餐飲類(美食類)的傭金比例為2.5%,與美團動輒10%-20%的傭金比例相比,優勢相當明顯。
(圖源:抖音來客)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微信選擇在外賣業務布局初期采取一年內免收傭金舉措的重要原因。
如今調整傭金已然成為外賣平臺博弈的手段,未來平臺只有確定合理的傭金水平,才能招攬更多商家,獲取更多訂單,做好這門外賣生意。
3.商家資源的爭奪,是一場持久戰
隨著抖音入局,新一輪外賣大戰開打。
此時,各大平臺開始根據自身的情況,加快外賣業務的布局速度。
前有主打低價團購的抖音,后有聚焦商家自主配送的微信。而身處市場中心的美團和餓了么,一個上線特價團購、降低傭金費率應戰抖音,一個推出“青苗計劃”“增漲計劃”“聯合生意計劃”,大力扶持不同類型商家。
(圖源:美團截圖)
雖然打法各有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商家身上。
今年年初,抖音高調定下1000億元GMV的目標,如今僅過去半年時間,抖音就宣布放棄該目標,在下半年將業務重點放在多元化跑通業務上。
放棄這個目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商家資源的落后,導致業績增長不如預期。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以來,抖音外賣的日均單量約為2萬單,而同期美團日均訂單量已經超過5000萬單,餓了么日均訂單量也超過千萬。
站在抖音角度看,其雖然傭金較低,但受限于低價團購打法,吸引到的商家大多為連鎖餐飲品牌,在商家資源上有所欠缺。
在這種情況下,抖音外賣若想從行業中脫穎而出,必然會將商家作為發力的重點對象。
彼時,外賣行業將會再度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商家爭奪戰。
就現在而言,在外賣這個日漸擁擠的賽道中,商家和平臺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只有二者關系和諧,才能打通新的消費端,推動行業走向成熟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