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有電商情懷,順豐開始直播帶貨

1.順豐直播帶貨,專賣水果生鮮
順豐還是放不下電商。
近日,逐漸有用戶發現,順豐開始在自己的微信小程序等渠道直播帶貨。
(截自“順豐速運+”小程序)
雖然電商并非本行,但順豐的直播間也是建得有模有樣。不僅有點贊、評論、轉發選項和購物袋,甚至還有“福袋抽獎”等組件留住觀眾。
從直播間上架的產品來看,SKU通常只有個位數,且以同一地區的生鮮和農產品為主。比如7月28日的直播專場,順豐就主要出售四川陽光玫瑰青提、四川大涼山新鮮核桃、四川浦江紅心獼猴桃、四川漢源桃花李等等。
用戶點進商品詳情后,會直接跳轉到“豐巢特惠商城”小程序,下單時默認只有微信支付選項。
直播過程中,主播多次強調是“順豐包郵”“2-3天到貨”“壞果包賠”等等,并承諾“壞一顆賠一顆,壞一箱賠一箱”?,F場有不少觀眾咨詢問題,直播間主推的“玫瑰青提”也已經賣出300多單。
在順豐小程序的直播板塊可以看到,此前的直播回放基本都得到了保留,大部分都是帶貨水果生鮮品類,最早的一場可以追溯到618期間的“時令生鮮返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次達到48.1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小程序中的“生活服務”一級入口,同時還提供生鮮商城、舊手機/舊衣/舊書回收、洗衣/洗鞋、云打印等業務。
(截自“順豐速運+”小程序)
由此看來,在主營的快遞業務之外,順豐還在積極拓寬商業版圖,以尋求新的增長。
正如2017年的一場業績會上,順豐董事長王衛曾明確表示:“順豐的未來是會走到很多行業里面去,做深很多行業,而不是‘最后一公里’的倉庫配送,也不會單純只是一家快遞公司。”
尤其是對于電商這塊“蛋糕”,順豐顯然還沒到放棄的時候。
2.電商業務屢戰屢敗,順豐想通了
從2010年至今,順豐推出過的電商產品,已經多達十余款。
比如綜合電商“順豐E商圈”“順豐大當家”、O2O電商“嘿客”、跨境電商“豐溯GO”“豐趣海淘”、社區團購“豐伙臺”、生鮮電商“順豐優選”“巢鮮廚”……
2015年,王衛在一篇內部文章中解釋道,順豐未來10年盈利的將是商業。依托物流載體,布局順豐商業,將是未來順豐的重要戰略。
不過,距離王衛發表這一觀點已經過去八年,順豐仍舊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電商業務。而對于電商業務的布局和成績,順豐也幾乎不會在公開場合提及。
如今再回顧順豐對于電商的執著,其實也完全可以理解。
在國內快遞市場,“電商件”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換而言之,快遞行業的“命脈”,卻掌握在電商平臺手中。
而在2010年前后,京東和阿里作為電商件的“源頭”,還相繼搭建了自己的物流品牌或聚合平臺。
眼看著“四通一達”和阿里達成深度合作,只能守著時效件市場的順豐,自然想要從電商件分一杯羹。
但結果也很明顯,順豐雖然積極和各大平臺和品牌合作,比如入駐抖音電商、合作東方甄選等等,“經濟快遞”業務收入占比仍較低。前不久,順豐更是將主攻特惠電商件的豐網出售給了極兔。
在爭奪電商件效果不佳的情況下,順豐選擇親自下場,直接搭建自己的電商平臺。
不得不說,王衛對于電商風口的敏銳度很高,每一次都踩上了最炙手可熱的方向。
比如2010年被稱為移動互聯網元年,順豐也在這一年推出“順豐E商圈”,并推出自己的支付系統;
2012年,“生鮮電商”的概念走紅,得到了市場高度關注。順豐意識到自己的冷鏈技術是一項核心競爭力,果斷推出生鮮電商“順豐優選”;
2014-2015年,順豐再次追逐O2O風口,推出“嘿客”,支持用戶到店體驗、線上下單……
什么火就做什么,這是順豐電商給人最直觀的感受。雖然多次折戟,順豐并不認為自己一無所獲。
順豐優選市場總監楊軍就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順豐優選的試錯和摸索帶來了許多經驗:“比如商品如何從冷庫發送到用戶手里,路線是什么樣的,要使用什么設備,時間節點是什么,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再有就是如何來處理滯留、退貨、拒收、付款等問題,做代收貨款還是在線支付,這些都是物流環節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也是因此,在摸索出冷鏈倉儲和配送經驗后,順豐優選自建的宅配隊伍回歸到了順豐集團,為集團業務提供支持。
如今,順豐再次試水大熱的“直播電商”賽道,似乎還是在走以前的老路,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同之處:
如果說以前的順豐電商,是先“跟風”制定目標,再聯系自身優勢;那么現在的順豐,則是選擇從自身優勢入手,尋求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
3.生鮮電商,為快遞助農打開新思路
對于直播電商而言,“生鮮”其實是一個唯恐避之不及的品類。
因為在直播場景下,消費者的訂單大多會集中在一個時段爆發,這就給了發貨方很大的壓力。而且生鮮品類由于其非標品屬性,對于運輸又有著很高的要求,損耗率、投訴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去年主營生鮮、農產品的東方甄選剛剛爆火,就有消費者反映收到的水蜜桃變質長毛,迫使東方甄選在供應鏈和物流方面苦下了一番功夫,并與順豐、京東物流等達成深度合作。
由此也能看出,在幫助生鮮等農產品上行的過程中,順豐等物流公司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和資源。
正如順豐所說,“鄉村直播間”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有效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也是制約農村直播電商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而近年來,順豐積極促進農村電商高質、高效發展,探索農村電商升級之路,在物流全產業鏈終端發展產銷融通的獨有模式。
(圖源:順豐集團公眾號)
考慮到直播電商的高速發展,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順豐還宣布加大資源布局,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硬件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升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幫助直播電商提升出貨、備貨能力,用高時效物流服務構建直播電商新體驗。
至此,順豐在生鮮等農產品領域積累的資源,已經為很多生鮮電商領域的平臺和商家提供了解決方案。而憑借這部分技術、設施的加持,順豐親自下場做直播,也具備足夠的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直播電商+快遞物流融合發展”,也是對于鄉村振興新模式的探索。相比依靠生鮮電商盈利,如今的順豐顯然更加關注這背后的社會價值。
此前順豐官方的發文就提到:“為了提升肥桃產業名片的影響力,順豐幫助果農擴寬銷售渠道,利用豐巢直播帶動肥城桃銷售1萬余斤。”
這里說的“豐巢直播”,應該就是順豐小程序里,由“豐巢特惠商城”提供支持的直播。由此看來,通過直播電商帶貨生鮮產品,對于順豐的意義遠不止“創收”那么簡單。
繼快遞下鄉、快遞進村之后,快遞企業們也正在發揮自身優勢,幫助農產品打開銷路、高效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