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帶貨接連翻車,暴露直播電商未來走向

1.明星帶貨又翻車了
隨著近兩年直播帶貨的興起,明星帶貨已成常態,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明星帶貨的翻車頻次,未免太多了些。
8月22日,有網友曬出在郝邵文直播間買的原切牛排,一邊用手撕開牛排一邊說道,“收到的貨跟直播間里的根本就不一樣”并質疑“這就是明星效應嗎?”
郝劭文方面對此做出的處理是要求刪除視頻后,再為其退款下架,在買家拒絕之后視頻依舊被強制下架,買家賬號也疑似被郝劭文拉黑。
說起郝劭文,經常看直播的人應該不會陌生。除了童星身份,自直播帶貨以來,更是通過不吵不鬧的直播風格,和較高的性價比在直播間內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目前抖音賬號粉絲已超900萬。
事實上,這不是郝劭文第一次賣合成牛排引起網友不滿了。
今年5月,有消費者在郝劭文的直播間買了“整切牛排”后,到手一看依舊是合成牛排,緊接著便發出動態提醒郝劭文以后不要再賣這樣的牛排。一經發出,評論區就有大波網友同樣表示:他這牛排質量真的不行。
對于網友們的奉勸和吐槽,郝劭文并沒有作出回應;而這次的牛排事件,截止發稿,郝劭文依舊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與此同時,前幾天曝出的“戚薇疑似售假”事件有了新的進展。
就在8月22日,“機構鑒定戚薇直播間賣假貨”詞條躍升至微博熱搜榜一,截止發稿,該話題的閱讀量已超10億。
事情的緣起是,該消費者2月12日通過戚薇直播間購買的科顏氏白泥面膜顏色不對,但出于對戚薇的信任沒有懷疑。但近期朋友確定其白泥假貨,隨后消費者便將這一事件發布在了抖音,引發熱議。
隨后戚薇直播間的客服與消費者取得了聯系,表示不承認直播間售假,但提出以“經濟損失”的理由給予該網友十倍賠償,但需該網友將視頻刪除,同時將商品寄回;買家則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真偽鑒定結果。
目前,該網友先后在多個機構,以及多個資深鑒定師,對于此白泥的判定均為“不符合正品工藝”。
事件發酵之后,有網友翻出戚薇之前的直播畫面,她曾在直播間承諾不會賣假貨,稱 “如果我直播賣假貨,我就是腦子有病。"
但對于這番言論,網友并不買賬。
2.明星帶貨已成趨勢
前兩年線下生意的停擺,讓直播電商站上了風口。
契機之下,催發了羅永浩、李佳琦、薇婭等一系列直播帶貨巨頭。但隨著“天王”們陸續離場后,空出來的巨大流量卻無人承接。
至此,明星紛紛入局直播帶貨。
與一般網紅相比,明星與生俱來的粉絲基礎、知名度以及影響力,對于帶貨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在直播帶貨的初期,對于實力雄厚的企業來說,花重金請一位有影響力、咖位夠大的明星,比請十位網紅的效果都更好。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跨行直播帶貨了,其中有一部分明星在帶貨之后,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甚至將直播帶貨發展成了自己的“第二主業”,比如劉濤。
2020年5月15日,劉濤化身“劉一刀”,在淘寶上進行了自己的直播首秀,3小時狂攬1.48億,創下當時全網明星直播的新紀錄。
首播中的每款產品,從功能定位到優惠力度,劉濤全都信手拈來,高質量的帶貨水準也讓超過九成的“尖貨”一上架就秒光,光是補貨就有二十多次。
現在的劉濤,帶貨量破億是常態,在直播帶貨的路上也越走越好。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或許是明星跨界直播太過容易,自然就有人不太珍惜,在直播帶貨上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
去年618,“老戲骨張晨光帶貨被罵哭”的詞條登上了微博熱搜。觸發網友不滿情緒的,是他疑似在直播間售貼牌白酒。
無獨有偶,《小兵張嘎》中“嘎子”的扮演者謝孟偉,也在直播間賣過貼牌白酒。自假酒事件曝出之后,謝孟偉直播間的評論區商場會出現“騙子”“賣假酒”“下播”等詞語。
以及前段時間賈乃亮和傅首爾的直播,對合作公司背景沒有進行深度了解,賈乃亮甚至在直播時形容羅敏是一位“有情懷、有底線的CEO”。
當羅敏的發家史曝光后,網友們的怒火難以抑制,紛紛在微博上聲討賈乃亮,而賈乃亮只給出了一封不痛不癢的“道歉聲明”,不日便無事發生過般繼續帶貨。
一只在亞馬遜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當明星跨界帶貨的問題頻出,行業以及公眾的信任都在不斷被消耗。
3.不再為明星效應買單
杭州MCN機構負責人陳爽表示,“如今很多機構和品牌,都不愿意與明星合作”。
都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明星跨界直播之所以能這么簡單,是因為粉絲愿意買單;而現在機構和品牌不愿再與明星合作,還是因為粉絲,不同的是,這次的粉絲已經不買單了。
對于平臺來說,最初需要明星帶貨,只是想要依靠明星自帶的光環將用戶吸引過來,當平臺趨于成熟,用戶也更加穩定后,明星的光環也就逐漸消散了。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在明星帶貨的直播間購買產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相信明星,但是隨著亂象頻出,消費者的信任也早已被消磨殆盡。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相比較冠著“XXX帶貨”名號的直播間,大家更愿意去官方旗艦店購買。
但對于明星來說,在巨大利益面前,依舊會有人不斷入場。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不管是明星還是網紅,只有給消費者貨真價實、物超所值的商品,才能在直播帶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說回“郝劭文合成牛排”和“戚薇疑似售假”事件,在事情還沒有結論之前我們不蓋棺定論,但無論是誰帶貨,但凡觸碰到真假,也就是觸碰到消費者的紅線和法律的底線,任何時候都應被重視。
現階段可以確定的是,野蠻生長、魚龍混雜的直播帶貨階段已經成為“過去式”,之后的直播生態只會更加規范,消費者也會更加理性,僅僅依靠明星效應就能爆單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