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獲第十八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鄉村振興獎”

12月2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主辦的“2023人民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暨第18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活動”日前在京舉行。58同城憑借其在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教育振興、助殘幫扶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榮獲第十八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鄉村振興獎”。
據了解,“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活動”是中國互聯網領域啟動最早、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了17屆,被業界視為衡量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標尺。
圖源:58同城黑板報公眾號
鄉村產業振興方面,58同城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采取“市場+公益”的方式,助力湖南、內蒙古、云南、重慶等鄉村振興重點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拓寬人民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為幫助更多村民在“家門口”穩就業,58同城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因地制宜探索鄉村產業的發展道路。
一方面,58同城通過58農業,投資云南魯甸桃源鄉“58農業”蘋果基地,通過老果園改造、普及推廣優質品種、引入現代化果園管理機械設備等舉措,助推產業提質增效,帶動果農增收。2023年,蘋果基地預計實現產量2800余噸,產值可達1200萬元,帶動周邊200余戶村民增收286萬元,人均年務工收入近3萬元。
另一方面,58同城通過公益援建方式,向湖南省益陽市閘壩湖村捐贈100萬用于建設村紅薯粉加工基地,促進當地紅薯產業發展,此舉將為村集體每年增收12萬元,帶動周邊100名群眾人均增收8000元。
58同城還積極開展消費幫扶,助力解決鄉村振興重點地區的農產品滯銷難題。在集中采購方面,58同城調動平臺企業客戶和內部員工資源,面向企業員工搭建“助農專區”,2023年累計銷售湖南、重慶、內蒙古等地農產品30多萬元;在暢通銷售渠道方面,58同城通過58農服建立農產品銷售體系,2023年銷售農產品近100噸,銷售額達300萬元。
圖源:58同城黑板報公眾號
人才振興方面,58同城持續推進鄉村教育振興,自2018年起發起“筑夢工程”項目,2023年這一公益項目落地內蒙古、湖南等地,通過圖書捐贈、推動城鄉學生結對伴讀、強化鄉村教師技能等方式,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點亮鄉村振興“智”富路。
在圖書捐贈上,2023年58同城累計向多地的鄉村小學捐贈10000冊圖書,圖書價值接近50萬平臺;累計招募800名北京小學生與800名來自湖南、內蒙古、河北的鄉村小學生結成1對1伴讀小組,線下讀書,線上共同打卡,打造城鄉兒童在閱讀上“朋輩支持”的新模式。在伴讀期間,城鄉學生累計閱讀20000多次,閱讀分享視頻500多個,讀后感500多篇,為促進城鄉學生交流,激發城鄉學生閱讀興趣。
此外,58同城著力幫助鄉村教師提高專業技能,助力打造素質高的鄉村教師人才隊伍。一方面,58同城邀請北京知名藝術家前往鄉村學校線上展示書法作品,對學生和老師進行書法教學;另一方面,58同城邀請山東心理教師對內蒙古太仆寺旗113名中小學班主任、專任心理教師進行培訓,幫助教師掌握最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為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圖源:58同城黑板報公眾號
助殘幫扶方面,農村殘疾人是最易返貧致貧的群體之一。為確保殘疾人在鄉村振興路上“不掉隊”,58同城旗下58公益持續升級“創翼計劃”助殘就業舉措,從增加殘疾人求職者就創業項目資助計劃、創新殘疾人就業培訓形式等方面發力,為助推殘疾人高質量就業“鋪路搭橋”。
為提升殘疾人就業能力,58同城“創翼計劃”發起資助型的助殘就業項目“滾動人生——殘障就業新模式探索與能力建設項目”,2023年開展40場主題課程,累計超過800課時的線上賦能培訓,涵蓋手工編織、新媒體、平面設計等,6場職場殘障伙伴分享、2次線下參訪活動。項目幫助超過百位殘障人士解鎖靈活新職業,提升其就業信心和就業能力。不僅如此,58同城還通過對長沙上善助殘中心的資助,邀請行業專家幫助機構梳理發展方向,提升機構為殘疾人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實現就業。
為拓寬殘疾人就業領域,2023年,58同城加大線上培訓力度,開發了120節就業技能培訓課程,涵蓋創新美術設計、短視頻運營、新媒體直播、數字云客服等內容,通過北京五八公益基金會官網免費向全國殘疾人求職者開放,通過“授人以漁”,幫助更多殘疾人用勞動和技能創造價值、實現自我。
此外,為幫助更多聽障人士重返有聲世界,58同城向云南省鎮雄縣捐贈價值300萬元的助聽器,并提供了從耳道檢查、聽力測試、助聽器驗配、使用培訓到助聽器捐贈的一站式愛心服務,助力提升殘障人士的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