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時代終結!中國喬布斯,賣掉了他的蘋果

  官宣了,吉利正式收購魅族。

  7月4日上午,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領投的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在杭州舉行了簽署戰略投資簽約儀式。從此吉利旗下星紀時代持有魅族79.09%的控股權。

  車企也來造手機,智能手機江湖,或將泛起新的波瀾。

  在簽約儀式現場,兩位大佬雙手緊緊握住,李書福笑容滿面,眼角的笑紋透露著藏不住的真心喜悅。黃章則笑得克制,更多了幾分意味深長。

  一、中國喬布斯

  這幾年,隨著魅族的市占率一路狂跌,創始人黃章漸漸名聲不顯。

  事實上,他在國產智能手機行業,是絕對的元老級人物。

  小米2010年創立,次年發布了首款智能手機小米手機一代。

  OPPO在2008年發布了旗下首款手機,但直到2011年才造出來搭載安卓平臺的首款智能手機Find X903手機。雖然請來了萊昂納多代言,但厚重的手機設計直接導致了產品在市場遇冷。同為步步高系的vivo涉足智能手機市場,也在2011年。

  華為比這三家都早了一年推出智能手機,于2010年實現出貨500萬臺。

  而早在2009年2月,一代神機魅族M8就橫空出世,作為最早使用電容式觸控屏的國產智能手機,魅族在那個山寨機橫行的時代獨領風騷。

  當時的電容屏智能手機市場里,魅族唯一的對手,是蘋果的iPhone 3GS。

  也因此,高中肄業的黃章被許多人視為“中國喬布斯”。

  另一位志在成為“中國喬布斯”的“雷布斯”雷軍,曾經是黃章的知己。

  眼看著蘋果推出了劃時代的科技產品,雷軍迫不及待地想參與進這個前途光明的行業。

  剛卸任金山CEO的雷軍,財大氣粗,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在科技行業內四處尋找項目。

  靠MP3起家的魅族早早宣布要造智能手機,雷軍聞風而動,敲開了黃章的辦公室房門。

  懷著對iPhone的一致推崇和對手機行業未來的期望,兩人關系迅速迎來蜜月期。

  當時有消息稱,雷軍有意投資魅族,黃章也愿邀請雷軍擔任魅族CEO。

  多年后,黃章承認,雷軍的確曾經想向魅族投資3億元,且自己對此“并未完全拒絕”。

  “連手機的UI交互文檔都有發給他請他一起探討。”

  然而未曾想,合作前景忽然化成泡影。

  雷軍宣布,自己要造手機了。小米做出MIUI系統的消息一出,黃章與雷軍一夜交惡。

  “期間他安排林斌、黎萬強分別拜訪我了解做手機情況和思路,我一直都沒有發覺他原來要做手機。”

  而黃章已經把魅族的“整體理念、開發流程、供應商選擇、生產和銷售計劃、核心人員介紹和財務報表等”都和盤托出。

  2011年,小米初代手機發布會后第3天,黃章親身上場,炮轟雷軍與小米。在魅族的官方社區里,黃章直斥雷軍“曾以天使投資人身份,利用高新區領導關系接觸我套取魅族的商業機密”,還發下禁令,強調禁止從此在魅族社區討論小米和雷軍。

  走極致性價比路線,“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和理想主義的魅族,從此成為了智能手機賽道上的一對冤家。

  但比起小米的逆襲之路,魅族的發展更加崎嶇。贏了口碑,輸了市場,魅族獲得了一句經典評價,“投票沒輸過,銷量沒贏過。”

  2015年和2016年是魅族的高光時刻。外有阿里巴巴的入股,內有14款手機新品的推出,一年開了6場發布會,還拉來了當紅的鄧紫棋和汪峰站臺,最后一舉拿下當年全球市場出貨量第8,出貨量高達2200萬臺。

  “小而美”的魅族,終于看到了和小米扳一扳手腕的可能。

  然而現實給予了理想主義的魅族嚴厲的打擊。第二年銷量不增反減,第三年直接打了對折。2018年,魅族全年銷量不足1000萬臺。到了2020年,出貨量更是跌到百萬臺,市場份額只剩0.5%,在大部分的手機榜單中,這個曾經的王者,依然被歸入了“其他”。

  去年年底,魅族官方社區還公告稱,Flyme的手機云備份即將停運。今年7月,終于賣身吉利。

  與之相對的,是小米的高速增長。自2018年以來,小米旗下的智能手機銷量連續居于世界前四。去年二季度,小米甚至短暫超越了蘋果,在銷量上躋身世界第二。

  除了手機本業,雷軍更是帶領小米建立起了生態的護城河。旗下生態鏈囊括了電視、掃地機器人、充電寶等一系列產品,造就數家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3月,全球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29億。

  兩位中國喬布斯,在分岔路口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恩怨是非,成為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一處重要注腳。

  二、車企與智能手機

  如今智能手機市場大浪淘沙。三星退出了大陸市場,HTC被時代淘汰。羅永浩的堅果手機,最以破產告終,行業大哥華為因為芯片制裁痛失龍頭地位,走小而美路線的一加手機重新并入OPPO懷抱......

  根據CINNO的數據,今年5月,國內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近20%,創下了七年來新低。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四家廠商,吃下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份額的七成。在這個灰暗的節骨眼上,吉利義無反顧地踏入了智能手機的紅海市場。

  在昨日的簽約儀式上,吉利董事長李書福解釋了自己一定要入局智能手機行業的理由: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模式,消費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勢在必行。通過布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可以實現超級協同。”

  李書福眼中的競爭對手,是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馬斯克搞了星鏈,李書福也放了衛星。去年吉利全國首個商業化衛星工廠首星下線,造車的吉利把商業目標拓展到了天空宇宙,其航天業務覆蓋了衛星設計研發、制造、運維服務等產業鏈。

  車機聯動、互相賦能、深度融合,這些關鍵詞,組合成了車企對行業未來的想象。

  做出類似判斷的不只是吉利一家。今年4月,蔚來創始人李斌就直言造手機是未來方向,“我們會積極地看這個方向,我們也清楚手機做出來是容易的,但是做好手機是很有挑戰的。”

  吉利為手機業務準備了近一年的時間。

  去年9月28日,湖北發布和吉利控股集團官方微博雙雙公布消息,稱吉利將要進軍手機領域,項目總部落戶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產品將定位高端智能手機,整合全球技術和資源,目標服務全球市場,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在汽車智能化等方面互相賦能,實現協同。

  為了迅速站穩腳跟,吉利方面開出了2到3倍的高薪,挖角各大廠商。小米的前首席MIUI架構師汪文俊就高調官宣入職吉利。

  在收購這件事上,吉利與李書福從來都是敢想敢為。2010年,吉利以“蛇吞象”的放回寺,一朝拿下沃爾沃,震撼了整個汽車圈。

  “我把身家性命都賭上了。”

  吉利通過這場收購,實現了低端汽車制造商向世界500強車企的飛躍。

  這次收購魅族,李書福的野心放在了高端智能手機市場。

  一直以來,這塊蛋糕,被蘋果和三星分食。國內的手機廠商,也一直在試圖突破這個瓶頸。

  黃章說“魅族堅持工匠精神和對產品的極致追求”。但這種追求,長期以來并沒有變成廣泛的市場認可。

  擺在吉利面前的,將會是一場難打的硬仗。

  新任的魅族董事長沈子瑜對此毫無懼意:

  “就像手機行業很多人已經做過十幾年,需要跨界的玩家讓這個產業增加更新鮮的血液,可以有更大的創新,所以我們堅信在這樣一個下行的市場份額里,我們一定會通過產品創新和不一樣的體驗給到消費者更好的一個產品”。

  三、結語

  當年李書福排除萬難拿下沃爾沃,為吉利日后彎道超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李書福再度出手收購魅族,目的性十足,但結果實在難說。

  畢竟當年的沃爾沃,對比一眾國內車企,幾乎是高屋建瓴、降維打擊。而如今的魅族,對比內卷的國產手機廠商,優勢難顯,短板突出。

  要知道,手機行業規模效應顯著,規模直接影響利潤水平。已經被打撲在地的魅族,雖有經驗技術,卻缺乏了供應鏈的底氣。能否承載這場車機互動的宏愿,還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回顧吉利的本業,汽車行業的競爭前所未有得激烈。

  蔚小理三家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各有所長,比亞迪靠著電池技術,甚至超越了特斯拉登頂新能源汽車出貨量第一。造手機的華為、小米,也紛紛下場,參與造車。而吉利卻沒有拿出足夠的戰績,穩固自己的行業地位。

  東吳證券的一份報告認為,截至2022年1月,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借助電動化技術的持續進步實現了0-15%。2022年到2025 年,將是15%到50%的飛躍期。而智能化將接棒電動化,成為這個階段的最重要推手。

  魅族會為吉利帶來怎樣的改變?故事才剛剛開始。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hangye/renwu/2022-07-06/3203.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