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高級副總裁劉峰:短視頻+直播是人類信息交流介質的新形態

9月5日消息,9月3日,2022大中華區艾菲獎終審會在北京快手總部落下帷幕。活動現場,快手高級副總裁、商業化業務負責人劉峰以“躍入人海、深度連接”為主題發表演講。
圖源:磁力引擎商業洞察官微
劉峰表示,短視頻+直播是人類信息交流介質的新形態,能夠讓各行各業發生新的躍遷,將會在更大的范圍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快手將不斷完善算法建設和用戶體驗,高效連接用戶與品牌,幫助品牌把好故事講給更多需要的用戶,助力品牌構建短視頻+直播時代的營銷新主場。
劉峰表示,2017年加入快手以來,親眼見證了行業的高速發展。面對一個“從0到近10億人每天用數小時”的行業,面對一個“從0到兩三年內達到數萬億交易規模”的行業,經常會產生一種感嘆,就是行業發展“太快了。”
為什么是短視頻+直播?“究其原因是短視頻+直播這種人類信息交流的介質在不斷演進,釋放了巨大的生產力,成為新一代的信息基礎設施。”劉峰表示,區別于傳統的圖文時代,視頻化的交流內容集中、表現力強,契合了碎片化的觀看習慣,傳遞著更加豐富的信息。隨著5G網絡的普及和算法的不斷迭代,短視頻承載的內容也將更加豐滿,將會在更大的范圍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談到對短視頻營銷的理解,劉峰表示,其本質是把一個好故事講給需要的人聽,與用戶建立更深度的連接,激活由流量到生意的“原生”經營體系。
“當每個品牌方都有好故事的時候,怎么找到需要的人呢?”劉峰將快手APP的搜索框、發現頁、關注頁類比成用戶需求的不同狀態。搜索需要巨大的算法能力,解決的是用戶的主動需求——I want know;發現頁通過平臺的算法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將適合的內容推薦給用戶,拓寬信息的邊界,解決的是I may like的問題,確保了信息的高效分發。與之對應的,快手的特色雙列結構將選擇權交回用戶,沉淀了穩定的私域流量。用戶點開封面、瀏覽內容,解決了I should know的問題。
從機器學習的角度看,這三種產品形態對應著完全不同的算法和優勢,快手可以同時滿足用戶的三種需求,幫助每個人找到真正想要聽的故事。劉峰強調,快手的算法讓更多的人產生深度的連接和互動,同時重視用戶體驗,確保整個生態的健康可持續。
“希望在一個人類信息交流介質演進的行業,讓幾億人在人海當中深度連接,體驗新市井的人間煙火氣,并通過好的產品和流量機制,幫助每一個品牌發現想聽品牌好故事的人。”劉峰表示,接下來將會花更多的時間與品牌建立聯系、深入溝通、盡力去解決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