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薛艷:本地即時配送訂單量在未來將趕上快遞行業業務量

5月4日消息,在2023中國(杭州)新電商大會上,餓了么新服務研究中心副主任薛艷發表了題為《提升品質生活,賦能服務業發展》的演講,并發布了《本地即時電商發展報告(2023)》。
薛艷指出,預計到2030年即時電商的市場規模達到11.8萬億,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超過20萬億,本地即時電商的規模相當于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60%左右。
餓了么新服務研究中心副主任 薛艷
圖源:億邦動力
薛艷認為,本地即時電商的本質是從離場更近,到離人更近,本地即時電商引領著現代生活服務業的提質升級,從結構、驅動和效率上對生活服務業進行全方位提質升級。
目前,在數字技術的成熟和供應鏈效率的提高下,即時電商實現了平臺方、商戶、騎手和消費者等多方的高效率協同,同時確立了以服務半徑和配送時長為區隔的多層次的體系,如全國的1-3日達,以及隔日達、半日達、本地即時電商的1-3小時達,甚至30分鐘到1小時達,形成遠場、中場、近場聯動。
據介紹,2022年本地即時電商即配單量完成331億件,日均處理0.9億件。“預計到2026年,即時配送行業訂單的規模大概會超過千億量級,日均有2.6億件,到2030年本地即時配送的訂單量可能超過2000億件。”薛艷預估本地即時配送訂單量在未來將趕上快遞行業的業務量。
圖源:億邦動力
基于現階段的發展情況,薛艷總結了本地即時電商的五個發展趨勢:第一,因為新型城鎮化帶來人口密集居住和勞動力的轉移,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的降低,增加了對即時服務場景的需求,決定了本地即時電商擁有巨大潛力和廣闊的前景;第二,傳統的生活服務行業具有長尾本地化的特征,數字技術的改造、賦能效果將會更加明顯;
第三,本地即時電商在未來將進一步向多、向前、向下發展。向多,向更多的品類。向前,向供應鏈更前端。向下,向下沉市場,可能是三四線城市;第四,本地即時配送網絡將成為城市商業、民生保障的新基礎設施;第五,遠場、中場、近場無縫聯動將成為數字生活服務的新常態。
“本地即時電商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的階段,也是消費升級階段下的新的模式,未來會迸發更大的活力。”薛艷表示。
圖源:杭州商務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