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推動,京東到家已上線1500家京東便利店

1.京東便利店1500家門店入駐京東到家
京東,正在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即時零售“夢工廠”。
眾所周知,如今即時零售賽道火熱,各路巨頭都在拓展不同的板塊來滿足市場的需求,京東也不例外。
京東到家作為覆蓋便利店、超市、藥店等線下零售業態的平臺,一直都是京東發力即時零售的核心。
截至目前,沃爾瑪、永輝超市、華潤萬家、京東便利店等超過10萬家線下門店已入駐京東到家,覆蓋商品品類包括但不限于超市便利、生鮮果蔬、個護美妝、3C家電等。
其中,京東在線下布局的創新型智慧門店——京東便利店,目前已經完成1500家門店的入駐,正持續為全國消費者提供全天候的“小時購”服務。
針對夏季這個重要的消費節點,京東便利店和京東到家還聯合康師傅、可口可樂、伊利、聯合利華、寶潔等全國知名快消品牌推出“便利一夏,近享冰爽”活動,并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消費者關注。
6月24日-7月2日“便利一夏、近享冰爽”活動期間,在京東小時購渠道,京東便利店各類商品的銷量翻倍,最快送達的一單從下單到收貨僅10分鐘。
此外,京東便利店原本1公里的服務范圍,如今也拓展到了5公里內。
對京東到家來說,京東便利店24小時營業的特點,不僅能夠豐富京東到家的業態供給,為其延展了即時零售服務的時間,還能幫助平臺吸引到更多晚間消費的用戶群體,從而實現夜間消費增長。
對京東便利店來說,京東到家成熟的數字化能力,也能進一步擴大門店覆蓋的用戶數量,為門店帶去銷量增長。
隨著京東便利店不斷入駐京東到家,“夜間小時達”的覆蓋范圍持續擴大,消費者也能享受到商品全天候小時達的即時消費體驗,不管對哪一方來說都是一種“互利共贏”。
當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京東便利店和京東到家本質上都是為京東從線上到線下,再從線下到線上的雙向貫通零售業態而服務,是京東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重要渠道。
自京東推出“線上下單、門店發貨、商品小時達最快分鐘達”的即時零售服務以來,京東便利店和京東到家就已經肩負起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重擔。
按照京東的計劃,未來京東到家將會不斷加強全渠道數字化能力,與更多像京東便利店這樣的實體門店進行協同配合,最終實現銷量合用戶的雙增長。
可以預見,京東即時零售或將以勢不可擋之勢,成為推動零售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
2.小時達成電商巨頭標配
最近幾年,“萬物到家”的概念火速興起,即時零售一時間成為了行業新風口。
《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顯示,即時零售近五年市場規模增速達到 81%,預計在2025年,全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2萬億元。
(圖源:艾瑞中國零售行業研究報告)
為了抓住這個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電商巨頭們紛紛開始加碼“即時下單,30分鐘到1小時履約”的即時零售業態。
而在即時零售業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小時達,相關的競爭和較量持續白熱化。
尤其近兩年來,大廠相繼開始擴大小時達的覆蓋范圍。以抖音為例,2022年,抖音開始測試小時達服務,讓用戶在最快1小時內就能拿到購買商品。
同時,不少入駐抖音小時達的商家,實現銷量的大幅增長。例如:入駐抖音小時購的“物美賣場旗艦店”入駐抖音不到一個月漲粉14萬,銷量更是同比去年增長了6500%,增長態勢相當強勁。
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小時達服務的需求,抖音在今年4月進一步擴大了小時達的測試范圍,在此前深圳等試點城市的基礎上,新增了武漢、天津等城市。
目前,叮咚買菜、本來鮮、永輝超市,蘋果授權專營店等連鎖品牌和大型商家已經開通抖音的小時達服務,配送商品已涵蓋水產海鮮、乳品烘焙、休閑食品等多種類型。
不過,對比來看,配送體系更為完善的美團,其商家資源和商品種類也更豐富。數據顯示,2022年,美團平臺上即時零售相關的便利店、小超市近30萬家,專門為小時達而配備的美團閃電倉,截至去年6月數量也已經突破1000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夏季到來,夜間消費消費的需求擴大,美團不僅針對到店、生鮮和外賣等業務舉辦了各種夜間消費活動,還與眾多連鎖便利店合作,為消費者提供24小時的即時配送到家服務。
如今,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美團閃購都已從明日達覆蓋到小時達,美團即時零售場景已經走向多元化,小時達服務時長也逐漸演變成了全天制。
除了抖音和美團,阿里對小時達業務也相當看重。早在2018年,阿里旗下的阿里健康就已聯合餓了么蜂鳥將24小時送藥上門服務拓展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實現了白天30分鐘、夜間1小時達的即時配送到家服務。
今年上半年,阿里旗下的淘寶、天貓超市、盒馬等,也相繼宣布推出即時配送服務。例如,盒馬宣布擴大配送覆蓋范圍,在此前3公里內30分鐘送達的基礎上,新增了5公里內1小時送達服務,配送時間也得到了延長,實現早上7點半到夜晚23點,共15個半小時的覆蓋。
綜合京東、抖音、美團、阿里這幾家大廠布局可見,似乎只有抖音的“夜間小時達”還沒排上日程,其他幾個平臺都已經開始有意無意地延長小時達的服務時間,提供24小時即時配送到家服務似乎已經成為他們在追求極致速度之外,另一種提高用戶服務體驗的方式。
毫無疑問,隨著即時零售需求的擴大,小時達服務已愈發精細化,各大平臺正在朝著配送速度和營業時長兩大方面來突破內卷。
3.即時零售,不能止于快
作為一種創新業態,即時零售能夠成為電商平臺熱捧的對象,其實并不意外。
在過往幾年時間里,即時零售的配送訂單不斷攀升,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更何況,在整個電商市場年輕化的背景下,1小時內確保配送到家的即時零售服務,聚集了一大批年輕用戶群體。美團閃購數據顯示,2021年即時零售的主要客群為21-35歲,這一年齡段用戶占比高達72.5%。
(圖源:美團研究院)
存量時代下,這樣一門好生意,絕對能為平臺帶來確定性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用戶的需求72變,平臺為了尋找生意增量,也不得不加快探索精細化運營模式的步伐。
換句話說,伴隨著即時零售走向常態化,消費者對于商品的配送速度和商家營業時長的要求不斷改變,這致使即時零售平臺必須以更加精準的細分服務,去響應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
也是基于此,滿足用戶差異化、多樣化需求的小時達應運而生,并逐漸覆蓋到夜間場景,甚至開始出現24小時全天候服務。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用戶已不再滿足于過去單一的消費場景,他們會深度挖掘即時零售背后依舊未解決的問題,進而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情此景之下,京東、美團等即時零售平臺,或許只有邁向差異細化的多元競爭,才會有動力為用戶帶去更好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