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CEO侯毅:“移山價”背后實質上是盒馬生死變革之戰

8月24日消息,《聯商網》日前在盒馬上海航頭產業基地采訪了侯毅,他首次系統性詳解“移山價”背后邏輯,并稱盒馬當下正迎來“生死之戰”。對于中國零售和盒馬未來發展,也進行了系統解讀和思考。
據了解,盒馬7月底上線的“移山價”行動已由北京、上海覆蓋至全國15城,且未來不以時間維度為考量,而是與山姆細分優勢商品不斷對標。盒馬CEO侯毅認為,“移山價”背后實質上是盒馬生死變革之戰。盒馬需要通過價格力競爭不斷自我加壓和變革,從而縮短與世界領先零售企業間的差距,代表本土零售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盒馬CEO侯毅
(圖源:聯商網,下同)
山姆在中國基于互聯網優勢,進行了大量創新,門店+前置倉模式帶動了業務成倍增長。侯毅并不認為山姆只是一家會員制商店,而是一家比較典型的新零售模式企業。在他看來,山姆把商品優勢與中國互聯網技術優勢深度融合,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全基于山姆品牌的全渠道銷售模式。
就前置倉而言,山姆成功的原因在于品牌效應和高客單價:絕大多數商品是自有品牌,受到消費者認可,想要實現全城覆蓋很容易成功;高客單價能夠抵消物流成本,實現成本優化和盈利。
侯毅稱,“如果我們競爭不過對手,就意味著消費者未來會選擇別人而不是我們。所以我們的價格力競爭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期狀態。”
目前盒馬已經建立起生鮮全球供應鏈核心優勢。從盒馬“移山價”來看,對標的品類正從生鮮、烘焙不斷向酒水沖調等標品、日用品品類不斷縱深。據悉,盒馬接下來還將上線“打牛價”。
侯毅此前曾在接受《聯商網》采訪時表示,我們跟山姆、Costco的競爭,并不是會員店之間的競爭,而是盒馬全業態與他們的競爭。因為我們面向的是同一客戶群——中產以上的消費群體。對于盒馬來說,競爭是全方位的,無論是平臺、前置倉還是門店,都需要不斷對標。未來的零售競爭并非是“品類為王”,而是要打造大單品,打造爆品。
侯毅透露,“要用上一年時間進行一場深度化的商業體系變革,運營體系、采購模式都要變”。最新的變化是,盒馬決定用折扣經營模式去重構盒馬鮮生門店。在侯毅看來,折扣化是“差異化商品競爭、垂直供應鏈、極致營運成本”。
即在商品差異化競爭上,盒馬需要與先進零售巨頭比拼網紅爆品;通過垂直供應鏈,商品全部取消中間環節,源頭直供能夠把成本做到極致。而成本做到極致后,省下來的營運成本將不斷讓利給消費者。
侯毅表示,盒馬希望通過變革,將折扣經營模式做起來,從而實現“質高價低”的目的。為此盒馬請了兩家世界頂級零售咨詢公司幫助進行戰略落地。此外,盒馬還在國外挖了兩位公司高管,幫助盒馬開店。
盒馬在模式上的變革體現在以下方面:盒馬自有品牌團隊、大進口團隊和品類采購團隊等將進行合并,重點以自有品牌為牽引,從而實現組織的優化與能力聚集;盒馬也將逐步放棄KA模式,用優秀自有品牌替代。此外,盒馬要全面建成以商品競爭力為核心的采購體系,以及建設商品的營運體系。
侯毅認為,眼下是盒馬的生死之戰,打不贏就沒有未來。與國際零售巨頭直接競爭,也說明雙方正通過用全球供應鏈做中國市場這種方式,進行同臺競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