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阿里、京東、拼多多扎堆農業,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一、農業,不是拼多多一家的生意

  “如果重新創業,我會進入農業,農業將成為最賺錢的領域之一。”

  馬云的這句話偏離了人們的認知,但是卻道出了一個事實。

  互聯網產業飽和,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已經成為當下的朝陽產業。

  說起田間地頭的資本故事,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拼多多。其實不然,農業早就成了互聯網大廠們共同盯上的一塊肥肉。

  “阿里做農業沒有短期KPI,我們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將用三年、五年甚至用30年的時間來布局。”

  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這樣表示。

  愿意花費三年、五年,乃至三十年的時間來布局,在阿里看來,農業至少是一門值得投資的生意。

  早在2014年,阿里就成立了鄉村事業部,并推出了農村淘寶項目和“千縣萬村”計劃。此后的幾年里,阿里把農業這盤棋下得很大。

  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阿里豪言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農業,從而在全鏈路對農業進行數字化改造。

  從源頭產地開始建立基地,再到產地倉、銷地倉等供應鏈建設,最后到淘寶、天貓、盒馬等前端零售環節,阿里在產供銷全鏈路上邁出了數字化的重大一步。

  比起早有布局的阿里,京東顯得姍姍來遲,卻不妨礙其在新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

  與阿里、拼多多都不一樣的是,京東更側重于為產業端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而在農產品零售方面則表現得較為保守。

  京東農服、京東農場、京東農業院、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重科技投入板塊,京東一個不落。2021年以來,京東更是聚焦在農業物流供應鏈和數字產地的打造上。

  (2021年京東涉農新聞)

  最后,我們再來談談拼多多。從高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拼多多更是把農業當做立身之本。

  前有阿里、京東,后有抖音、快手,急需轉型的拼多多一頭扎進了田野里。因此,拼多多也是三者中推行農產品上行最熱衷的平臺。

  農產品上行即通過互聯網把農產品進行線上售賣。

  整合“云端大市場”,大力推行“農地云拼”,用技術手段提高銷售效率,拼多多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零售平臺。

  搶灘數字農業,巨頭們已經準備好大干一場。可以預見的是,農業之爭將會成為電商大戰的新戰場。

  二、農業故事的內核還是電商

  手握流量和技術優勢,以電商為突破口,互聯網巨頭們看上的不僅是農業未來的星辰大海,還有近在咫尺的風景璀璨。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對農業發展的態度一直都是大力扶持。

  各級政府,各項政策,都對農業企業,尤其是“互聯網+農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政策性補貼、人才引進、農業補貼、納稅折扣等,都是互聯網巨頭們可以通過發展農業可以獲得的扎扎實實的福利。

  此外,發展農業經濟也是互聯網巨頭們打入下沉市場的重要途徑之一。

  隨著人口紅利消失,互聯網紅利也走到了盡頭,大廠們開始重新梳理自己的業務范圍,在下沉市場中尋求增量。

  下沉市場和鄉村振興緊密相連,鄉村振興繞不開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商平臺已經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電商和農村經濟,兩者是雙向奔赴的關系。

  在農業電商化領域不斷摸索,互聯網技術+農業已經做出了可以看見的成果。

  以最近大熱的新東方直播為例,據新抖數據顯示,整個6月份,東方甄選直播間銷售額高達6.81億。

  (圖源:新抖)

  穩坐抖音平臺第一寶座,這不僅是新東方和俞敏洪的勝利,也是直播技術賦能農產品銷售的一大勝利。

  除了爆火的東方甄選,千萬粉絲張同學最近也開啟了農產品直播帶貨生涯,助農直播一時間成為行業潮流。

  這要歸功于抖音的新農人計劃以及快手的“三農快成長計劃”。

  自2020年起,抖音就推出了“新農人計劃”,在流量、運營和變現等多方面扶持三農內容創作者。

  而快手的“三農快成長計劃”更早,在2019年就宣布上線。

  抖音、快手之后,三農賽道已經成為短視頻平臺的標配,變現落地主要依靠短視頻平臺的電商化轉型。

  同時,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押注農業賽道,也為行業吸引了一大批高學歷的“新新農人”。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拼多多平臺的“新新農人”數量已超過12.6萬人。

  站在時代風口,數字農業大有可為。

  三、數字農業,大有可為

  因為成本太高,前幾年的數字農業項目大都是“面子工程”,吆喝聲大過行動。

  但在農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農業線上化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再加上消費升級,人們開始追求健康原生態產品和品質生活,互聯網巨頭近兩年的動作明顯加速了。

  去年,阿里宣布,將在2025年前累計投入1000億,助力共同富裕。行動方案列出的十項具體行動中,有4件與農村有關。

  去年8月,拼多多成立百億農研專項,并將2021年度二、三、四季度的全部利潤全部投入到農業科技研究中。

  近日,京東首個農業科技示范園落地,并與江蘇農業農村廳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繼續向外輸出京東的農業數字化服務能力。

  比起前幾年的不痛不癢,巨頭們明顯加重了農業籌碼。

  生物工程、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農業結合,加快了傳統農業轉型的進程。

  互聯網+智慧農業模式下,農業將不再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而是向高產量、低耗能、生態安全等方向轉變。

  用技術重塑傳統農業,推動我國從小農經營成長為大規模農場經營,農業將迎來價值重估。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mp/2022-07-11/3468.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