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發布《從造物節看敏捷創新》報告

8月24日消息,阿里舉辦2022造物節創新創業大會,今年造物節,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動態競爭與創新戰略研究中心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報告《從造物節看敏捷創新》,報告總結了小微企業在數字經濟中“敏捷創新”的四大趨勢。
首先,創業者傾向于從細分市場切入,滿足特定群體小眾個性化需求;其次,新產品高頻迭代,呈現出小步快跑、飛速迭代的造物趨勢;再次,用戶、平臺等利益相關者更愿意參與到商家產品設計中共同促進企業創新;最后,傳統資源不再是創業的必備資源,創新創業的門檻逐漸降低。
報告指出,宏觀上,數字經濟生態已構建,數據成為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發動機。
不同類型的數字平臺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大量買家、賣家、服務商在平臺聚集,數字平臺建立了交易規則、服務體系和創新保護機制;不同基因的數字平臺,提供了互補性功能,構建出多元虛擬空間。同時,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價值凸顯。多元、快速、可得的數據是小微企業能夠敏捷創新的基礎。
在創業者方面,z世代成為新增創業主體。每80個年輕人(18-30歲)里有一個在淘寶創業,在淘寶商家中,90后00后創業者合計達400萬;90后商家數量超過80后,00后商家數量接近100萬;這些人更傾向于選擇細分賽道,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在各自愛好的領域,靈活創業。
女性創業者數量大大增加,淘寶天貓商家中的女性創業者比例為46%,遠高于現在女性創業比例,數字平臺提供了女性家庭和事業平衡發展的機遇。
在供給鏈方面,淘寶從傳統的交易平臺升級演化成為造物平臺。阿里數據顯示,過去兩年,淘寶天貓新增了2100多個實物商品葉子類目,并從中產生了超過100條過億新賽道;淘寶日均在線新品達1.8億個,通過TMIC新品創新中心,創新周期可從2年縮減至6個月。
通過采取消費者洞察、創新賦能和創意保護三大類舉措,淘寶充分挖掘和利用平臺積累的數據要素價值,為商家提供有效的數據分析工具(如生意參謀)、深度的數據洞察報告,舉辦多種類、多形式的活動激發企業創意,充分保護原創商家權益(如阿里巴巴原創保護計劃),啟發創意、縮短創新周期(如IFashion、極有家等頻道),支持文化傳承和創新(如淘寶手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