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價格戰后遺癥:快遞公司營收百億,小哥一單只賺幾毛

  1.快遞行業蓬勃發展

  近兩年,我們越來越習慣“次日達”“半日達”甚至“分鐘達”,這種“即買即到”的模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便利的背后,是我國物流行業和快遞行業的高速發展。

  自2020年以來,實體商家不再是大家購物的主要渠道,線上消費成為主流,而作為電商的終端環節,快遞業務自然也在飛速發展。

  從2019年至2021年的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來看,近三年這個數據分別達到635.2億件、833.6億件、1083億件,同比增長24.2%、16.7%、17.5%。并且據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預計,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將達到 1225 億件,同比增長 13% 左右。

  都說世界上95%的財富只掌握在5%的人手里,在快遞市場依舊出現了這樣的局面。

  而從市場占額來看,“三通一達”和順豐占據了絕大部分。數據顯示,在2021年,中通快遞、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0.6%、10.64%、16.33%、14.94%、9.93%。

  除了逐年攀升的業務量,從三通一達和順豐近5年的業績走勢可以明顯感知到,前幾年的蓄力,在2022年得到了徹底爆發。

  以順豐為例,順豐控股財報數據顯示,近5年營收分別為712.72億、909.42億元、1121.93億元、1539.86億元、2071.86億元;利潤分別為47.71億元、45.56億元、57.97億元、73.26億元、42.69億元。

  (圖源:奇偶派)

  可以看到,營收的增長速度較快,但利潤一直處于微增狀態,甚至在2021年出現下滑趨勢。但從2022年上半年順豐發布的財報來看,順豐已經迎來了業績爆發期。

  順豐控股2022年上半年營收1301億元,同比增長47.22%;凈利潤25.12億元,同比增長230.61%。

  除此之外,所有企業的營收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中通二季度營收86.56億元,同比增長18.2%;圓通上半年營收入250.66億元,同比增長28.58%;申通快遞上半年營收150億元,同比增長35.8%;韻達上半年營收為228.26億元,同比增長25.36%。

  且據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快遞行業整體運行平穩,恢復勢頭良好,預計9月將逐步走出行業淡季,快遞業務量單月有望達到100億件左右。

  2.快遞小哥的日子卻不太好過

  2015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僅有200億件,卻擁有300萬左右的快遞小哥;而2021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了1000億件,快遞小哥只有400萬左右,現在快遞小哥的工作強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奇怪的是,快遞小哥的收入卻并沒有得到相應的上漲,反而有所下降。

  早些年,快遞行業是公認的高薪職業。2016年,據58同城發布的2016城市服務業高薪榜顯示,當年我國快遞小哥的平均月薪為7028元;2018年,據《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顯示,中國快遞小哥的平均工資在6200元左右。

  從2016年的7028元,到2018年的6200元,再到現在的4500元左右,快遞小哥的薪資一降再降,與之對應的,是快遞行業逐年下滑的平均單價。

  2007年,快遞業務的平均單價是28.5元,而據國家郵政局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快遞業務的平均單價則為9.9元,與2007的28.5元相比下滑65.26%。

  而快遞單價的下滑,不僅是因為快遞市場的成熟,還有之前各大快遞公司大打“價格戰”的緣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極兔的“8毛錢發全國”。

  在極兔的攪局下,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持續走低。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長率同比上漲了5.9%,但業務收入增長率卻下降了6.9%。且從新華網此前發布的2020年7月份單票收入來看,各大快遞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圖源:新華網)

  雖然沒過多久,義烏市郵政管理局便以“不得用遠低于成本價格進行傾銷”為由結束了這場價格戰,但受“價格戰”的影響,各大快遞公司依舊元氣大傷。

  都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巨頭們“以價換量”的打法極大地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這個經濟缺口最終則由快遞小哥這只“替罪羊”給補上,作為配送核心的快遞小哥群體,卻成了快遞價格戰的直接受害者。

  2020年7月,有一則名為“快遞價格戰壓縮快遞員收入”的事件登上了今日頭條熱榜。事件起因是一位快遞小哥在網上吐槽表示,“現在的派件費已降至0.4元每件,除開必不可少的短信費和電話費,一單只能賺0.25元。”

  (圖源:衡陽廣電網)

  3.快遞小哥該如何破局?

  電商的爆發讓快遞行業飛速發展,但快遞小哥卻沒有吃到這一波紅利,而快遞員想要擺脫當下的困境,需要“三方合作”。

  一是快遞員本身。從自身角度來看,基于工作的特性,其實可以不止是送快遞,更可以融合更多的業務,比如社區團購與驛站的融合。

  高密度的網點布局,讓菜鳥驛站成為“距離消費者最近的業態”,而快遞驛站每天的人流量,都是實體店難以企及的。所以,驛站其實不僅僅可以做快遞代收的業務,還可以同步發展社區團購,這樣不僅可以便民,也能有效增加盈利渠道。

  驛站與社區團購的融合,也能夠實現驛站的快遞增量,對快遞小哥來說,量大了,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二是相關部門的監管。從各家快遞公司的財報就能看出,今年的營收大漲,利潤暴增,但快遞小哥工資不升反降的問題卻在社會上引發了很多討論。隨著社會討論度的不斷提高,監管部門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也做出了舉措。

  今年8月31日,蘇州市快遞協會和蘇州市快遞行業工聯會也簽訂了《蘇州市快遞行業集體合同》,明確了快遞小哥單派費標準和行業最低工資標準。根據合同,全日制計件工資制按照收派員、駕駛員、客服員崗位區分,分別為3500元每月、3000元每月、4000元每月。

  據悉,今年以來,全國有至少20余座城市,簽訂了當地(市級)首份快遞行業集體合同,包括河北、福建、廣東、湖北、河南、陜西、天津等,就已披露的信息看,合同內容多涉及快遞行業最低工資標準、工資增長機制、工時與待遇等。

  在此等保障下,外賣小哥收入不合理的情況將會大大改善,壓榨快遞小哥的情況也將不再出現。

  三是快遞公司。經過上一輪慘烈的“價格戰”,各大公司都選擇了發力“質量戰”,而“質量戰”的諸多環節中,能提高外賣員收入的就是送貨上門。

  快遞不上門是一直被消費者詬病,而服務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就是價格戰嚴重擠壓了行業的利潤空間,企業的確也是力不從心。但隨著“質量戰”成為主旋律,快遞行業勢必要提升服務質量,而快遞員的收入也將會跟著“服務戰”而有所提升。

  不可否認的是,過去一段時間內,整個快遞行業長期處于不太健康的狀態,以至于出現快遞小哥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的情況。但萬事都是前進的,在外賣小哥、相關監管部門和快遞公司的共同作用下,相信快遞小哥終將會找到自己的破局之路。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news/wuliu/2022-09-26/6927.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