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在南寧設立全天候零擔倉庫

11月10日消息,DHL發布消息稱,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日趨頻繁,尤其中國和越南之間的供應鏈時效更以小時來計算,市場對快捷,可靠及有彈性的運輸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
自2023年11月起,DHL全球貨運國際公路運輸產品部在南寧市正式建立24x7的零擔倉庫。以此,發往東盟國家的班次每周增加至少一班,發往越南的班次更增至每天一班,為客戶提供一個更方便快捷的陸路方案。
DHL表示,南寧市擁有成熟的國內公路網絡,同時又鄰近數個中越口岸。DHL可即時應對口岸的堵塞情況,在發車前靈活選擇不同的口岸,以提升運輸的整體時效。
圖源DHL全球貨運中國公眾號
值得一提的是,DHL此前曾宣布未來五年內,其將在東南亞投資3.5億歐元,以此擴大其在當地市場的倉儲能力、勞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計劃。就具體的投資項目來看,DHL供應鏈將在印尼建設一個占地4萬平方米的綠色物流設施、在馬來西亞建設一個占地1800萬平方米的物流樞紐5(PLH5)、在菲律賓建造一個5萬平方米的物流基地、收購新加坡當地一家企業6萬平方米的倉庫空間。
在完成這筆投資項目后,DHL供應鏈在東南亞現有160萬平方米的倉庫空間將增加25%,即40萬平方米。除了提高倉儲容量外,DHL還引入各種自動化技術來滿足消費者未來的需求。
在東南亞投資3.5億歐元
圖源DHL官網截圖
此外,DHL在近日發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財報。財報顯示,DHL第三季度營收為194億歐元,同比下降19.3%;息稅前利潤13.72億歐元,同比下降32.4%。扣除非控制性權益后的總凈利潤為8.07億歐元,同比下降33.9%。DHL在2023年前9個月的合并收入為604億歐元,同期營業利潤符合預期,達到47億歐元。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尚未實現,DHL將2023年的盈利預測下調至62億至66億歐元。
由于空運和海運業務量下降以及運費下降,全球貨運部門的收入和息稅前利潤下降,該部門的總體收入下降了44.0%,至44.17億歐元。其中,航空貨運量下降了12.2%,這影響了所有主要貿易通道,尤其是亞洲、美國和歐洲之間以及亞洲內部的貿易通道。由于貨運量和銷售價格下降,航空貨運收入下降了48.4%,毛利潤下降了45.0%。 海運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0.2%,海運收入下降了59.5%,毛利潤下降了27.9%。
DHL第三季度營收數據
圖源DHL官網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