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快遞新規實施一個月,已有上百家企業被罰

  快遞新規實施一個月,現在怎么樣了?

  今年3月1日《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距今已過去了一個月,快遞行業有什么新的變化嗎?

  猶記得3月初,有關快遞新規的話題持續沖上熱搜,引發了消費者和快遞員的激烈討論。但隨著時間流逝,一切又回歸了平靜,《辦法》執行前后似乎沒有太多區別,仍有不少消費者反映自己的快遞被直接放在了驛站。

  不過從整體來看,新規施行后,快遞行業的時效和服務質量確實都有了提升。

  據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全國日均快件投遞量為4.42億件,同比增長17.6%,繼續穩定增長。

  同時,3月份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為83.3分,同比上升3.3分,其中快遞投遞服務滿意度為85.9分,同比上升1.8分;快遞服務全程時限均值為52.59小時,同比縮短1.51小時。

  而當初《辦法》施行后,最有爭議的就是其中第二十八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未經用戶同意,不得代為確認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將快件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快遞末端服務設施。

  同時對于這項規定,《辦法》也給出了明確的處罰標準:未經用戶同意代為確認收到快件的;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拋扔快件、踩踏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可以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辦法》部分截圖 圖源:國家郵政局官網

  從結果來看,整個3月,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共受理核處用戶申訴事項2.5萬余件。其中立案調查快遞市場違法違規行為531件,已辦結案件325件;涉及適用《辦法》立案調查的239件,已辦結案件203件。

  而在因新規被處罰的企業中,約有92%的企業違法行為屬情節輕微,被予以行政警告;還有約有8%的企業被并處3000元以下的行政罰款。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監管措施執行的過程中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綜合運用提示、約談等管理方式和警告、通報批評、罰款等處罰措施壓實快遞企業服務質量主體責任。

  在有關部門和行業共同的推進下,快遞新規正在穩步落實當中,但效果的全面體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處罰和教育并行,200元罰款居多

  今年3月初,《辦法》剛剛開始實施時,網上曾多次有“罰單”流傳。

  比如一張網傳截圖顯示,有消費者因快遞未經同意放驛站,投訴至郵政中心,要求對該公司罰款3萬元;還有一張“罰單”顯示,某快遞員因未按客戶要求送貨上門,被所在公司罰款500元。

  網傳快遞新規罰單圖源:微博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辦法》落實初期,有關部門對快遞企業的處罰力度并沒有這么大,而是采取的循序漸進、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查詢國家郵政局官網執法信息公開頁面后可以看到,3月的處罰信息當中,接近一半都與快遞新規有關,其中大多都源于群眾舉報。

  雖然各地的監管力度和處罰標準有所差異,但整體上呈現出了三個特征:

  一是教育和處罰相結合。對于首次被投訴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企業,各地郵政管理局一般會先予以警告,內容大致是責令企業開展內部培訓教育,加強末端投遞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等。

  如果后續再因為相同的問題被投訴,則會進一步處以罰款等。

  二是處罰力度逐步加強。在3月初的時候,由于“1萬元以下”和“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處罰標準彈性空間比較大,各地區在執行時的罰款數額也有所差距。

  比如重慶市郵政管理局四分局在3月6日對中通和圓通的加盟商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由于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快遞服務站投遞快件,分別警告并處以1000元罰款。

  但在后續因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企業,大多都是被處以警告或200元罰款。

  直到3月底、4月初,適用《辦法》的案件處罰力度又開始加強,有快遞企業因為擅自放快遞柜或驛站被警告并處以2000元罰款。

  某快遞企業被罰2000元 圖源:國家郵政局官網

  由此看來,郵政管理部門對于此類違法行為,采取的是先松后緊的監管原則,不排除后續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的可能。

  三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辦法》當中,“未經用戶同意代為確認收到快件”“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和“拋扔快件、踩踏快件”這三項違法行為,適用的是同一個處罰標準,但具體執行的時候力度有所不同。

  比如3月21日,有重慶的快遞企業因拋扔快件被罰款2000元;3月22日,有常州的快遞企業因未經用戶同意代為確認收到快件被罰款1000元……

  相比未經同意擅自放驛站,另外兩種情形的處罰力度明顯要更大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10條第2款還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在經營許可范圍內依法從事快遞業務經營活動,不得超越經營許可業務范圍和地域范圍。而在4月初,已有快遞企業因違反此項規定被罰款30000元。

  整體看來,《辦法》施行后,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管過程中有法可依,企業的依法合規經營意識得到增強,用戶的合法權益也得到了較好的保障。

  提質不提價,快遞行業進入深水區

  在介紹《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施行首月情況時,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相關負責人提到,目前的快遞市場價格未出現明顯波動。

  換而言之,《辦法》施行初期,消費者最擔心的快遞漲價情況并未發生??爝f企業們仍選擇按兵不動,并根據行業風向逐步提升服務質量。

  在這背后,可能是受到快遞價格戰的余波,大部分平價快遞都不敢率先漲價,仍在觀望當中。

  據郵政數據統計,今年1-2月,圓通、韻達、申通的業務總量同比增速明顯,分別增長了26.6%、27.0%、40.0%。但與此同時,這三家快遞企業的單票收入分別為2.49元、2.28元、2.22元,同比分別下滑了5.68%、14.77%、13.28%。

1-2月快遞公司業務及單票收入變動 圖源:市界

  業務量持續上漲,快遞單價卻不斷下降。通過擠壓價格空間換取市場規模的做法,至今仍在快遞行業占據主流。即使《辦法》的落實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派件效率,通達系等快遞目前也不太可能通過上漲派費提高服務質量。

  受此影響,快遞新規想要全面落實,除了監管層面的動作以外,還要持續提升數字化和管理水平,以及與電商平臺之間的對接協同。

  比如我們看到,有些快遞企業已開始對快遞小哥的績效考核方式進行調整,還有的則通過AI語音呼叫、用戶偏好設置等方式和用戶進行溝通。

  如今,淘寶、京東、抖音等主要電商平臺企業也已逐步支持消費者在下單時選擇投遞方式,包括上門投遞或者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將消費者選擇收件方式的環節前置,在目前看來可能才是實現多方平衡的正確方向。

  “推動《辦法》的落實需要電商平臺、消費者、快遞企業、末端網點、快遞員等多方共同努力。”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news/wuliu/2024-04-08/16813.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