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阿里健康扭虧為盈,全年營收268億

  1.阿里健康發布2023財年業績報告

  繼京東健康全面盈利后,阿里健康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5月23日,阿里健康發布了2023財年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12個月,阿里健康總營收達到267.63億元,同比增長30.1%。

  在報告期內,阿里健康的年度利潤約為5.34億元,對比去年同期虧損2.66億元,全面實現扭虧為盈。

  無獨有偶,兩個月前,京東健康發布了2022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京東健康全年營收達到467億元,同比增長52.3%;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下凈利潤達26.2億元,同比增長86.6%,正式進入全面盈利時代。

  作為醫藥電商領域的兩大巨頭,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相繼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也讓市場對醫藥電商平臺的信心得到了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從2005年底第一家線上藥店誕生以來,圍繞“醫藥電商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這個問題的爭論一直就沒有斷過。

  有人說,醫藥電商行業競爭激烈,價格戰頻發,燒錢已經成為了常態。也有人說,在配送成本和推廣成本的雙重壓力下,醫藥電商平臺注定難以實現盈利。

  其實這兩個說法本質并無對錯之分,但以此來斷定醫藥電商不是一門好生意,就顯得片面與膚淺了。

  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診療、線上購藥等模式逐漸普及,醫藥電商的市場紅利漸漸顯現。

  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醫藥電商平均每年的市場規模增速都保持在10%左右,2021年醫藥電商的市場規模達到2260億元,預計到2025年,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3758億。依照數據來看,醫藥電商的市場規模巨大,用戶消費習慣已逐漸養成。

(圖源:中商情報網)

  如此背景之下,阿里健康把醫藥電商作為核心業務板塊之一,并將這項業務分為自營、在線平臺、全渠道布局三種經營模式,徹底打通線上和線下渠道。

  在阿里健康的積極探索下,其醫藥電商業務穩健增長。醫藥自營模式為例,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12個月,醫藥自營收入達到235.92億元,同比增長31.7%,年度消費者超過1.3億,自營用戶會員數量達7500萬,同比增長47.4%。

  同期,與阿里健康簽約提供在線健康咨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20萬人,較上一財年增加了4萬余人,日均在線問診服務量超過40萬次。

  結合以上數據來看,醫藥電商業務絕對算得上是阿里健康拿得出手的亮點。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也許只需要幾年時間,阿里健康就能成為公司首席運營官沈滌凡口中“為10億人提供公平、普惠、可觸及的健康服務”的平臺。

  目前看來,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等頭部醫藥電商平臺正在以他們優秀的業績引領行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2.醫藥電商進入轉型加速期

  話又說回來了,醫藥電商平臺的虧損由來已久。直至現在,能夠實現盈利的依舊是少數。

  以平安健康和叮當健康為例,作為行業內頗具聲量的兩個平臺,多年來深陷虧損泥潭。

  平安健康方面,2015年-2022年,平安健康分別虧損了3.24億元、7.58億元、10.02億元、9.13億元、7.46億元、9.5億元、15.39億元、6.11億元,七年累計虧損超68億元。

  叮當健康方面,2022年叮當健康凈虧損28.42億元,同比擴大77.8%。自2019年至2022年,叮當健康總虧損數額達到57.2億元。

(圖源:朋湖網)

  從這兩個平臺的虧損數據來看,目前平安健康和叮當健康依舊難逃業界虧損窘境,發展狀況令人擔憂。

  面對如此情形,醫藥電商平臺能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加速轉型升級。

  先拿已經全面盈利的京東健康來說,近幾年來,它一直在擺脫自身對醫藥電商的依賴,朝著成為健康醫療服務平臺的方向邁進。

  2022年,京東健康將數字化服務作為重點布局方向,收編了大量連鎖藥企和三甲醫院,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醫療健康服務。

  數據顯示,全國TOP100藥企中,有超過90%的企業已經入駐了京東健康。

  另外,京東健康從配送端下手,加速解決了藥品配送難的問題。截至2022年底,京東健康在全國建造了22個藥品倉庫,其自營冷鏈服務已覆蓋國內300座城市。

  同時,得益于京東物流的加持,京東健康還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超過500個非藥品倉庫,為進一步轉型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邊,阿里健康也在夯實數字化能力,努力打造全面化“智慧醫療+醫藥健康”產業生態。

  財報顯示,2022年阿里健康在17個地區自建了29個倉庫,藥品次日達配送服務量占比達到76%,用于新研制藥品和特效藥的冷鏈運輸能力已覆蓋全國超210座城市。

  而美團也在助力傳統藥房實現數字化轉型。前幾日,美團買藥攜手華氏大藥房以“互聯網+自助藥柜”形式,打造了24小時智慧藥房。

  此前,美團還將過去“買藥上美團”的slogan更改成了“24小時看病買藥”,全面進軍在線問診。截至2022年底,美團買藥24小時藥店已增至1萬家,累計為2000萬用戶提供線上問診和健康咨詢服務。

(截自美團APP)

  從京東、阿里、美團等巨頭平臺的布局來看,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共識。

  換句話說,醫藥電商平臺已經進入轉型加速期,未來加速構建數字化服務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3.互聯網醫療大有可為

  醫藥電商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醫療最重要的板塊,目前也沒有改變。

  如此背景之下,平臺必須把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打通線上線下的醫療服務壁壘放在首位,才有可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實現從醫藥電商平臺到一站式醫療服務平臺的轉化。

  也就是說,互聯網醫療行業最大的痛點其實就是平臺過于依賴線上賣藥業務,難以實現醫療服務的突破。

  未來平臺需要在“賣藥”之外,尋求更多元化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才有可能獲得長期持續的發展繁榮。

  《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3.63億,較2021年12月增長6466萬,占網民整體的34.0%,較2021年12月增長了6466萬,增長率為21.7%。

  從這組報告數據不難看出,互聯網醫療的用戶規模還在持續擴大當中。而隨著用戶越來越多,圍繞用戶本身所產生的醫療服務競爭,必定會越來越激烈,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平臺做好醫療服務保障的重要性。

  對醫藥電商平臺來說,完善醫療服務已經成為轉型的關鍵和競爭的核心。未來平臺若想完全激發出“互聯網醫療”的價值,就必須加快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的步伐,助力數字化轉型升級,為用戶建設一個安心、有效的醫療服務體系。

  簡單來說,產品是基礎,服務是核心競爭力。以京東健康為代表的醫藥電商平臺,仍需通過“產品+服務”雙輪驅動,才能進一步打開市場想象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破局突圍。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醫藥電商平臺一步步走向服務多元化,互聯網醫療賽道又將迎來新一輪爆發。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service/health/2023-05-25/11387.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