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计算器 竞彩网/球探即时足球比分网/多特蒙德vs皇马/高清jrs直播

力壓谷歌、微軟,阿里云再次讓世界矚目

  1.阿里云再次讓世界矚目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阿里云再次以令人驚艷的表現征服海外!

  8月29日,在荷蘭舉行的SIGCOMM大會公布了55篇全球頂級學術成果,阿里云成為這次大會的最大贏家,共有6篇高質量論文被主會收錄,占總數10%以上,創下了國內企業在SIGCOMM 頂會50多年歷史上的最好成績!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SIGCOMM。

1.jpg

  SIGCOMM是計算機網絡領域的國際權威A類頂級學術會議,就算在很多專業學者眼中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眾所周知,收入SIGCOMM的論文以高質量著稱于世,全世界最頂尖的網絡研究者都把在SIGCOMM上發表論文視為一種榮譽。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SIGCOMM的論文一直被西方壟斷著,2019年之前SIGCOMM近50年的歷史中,中國大陸那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也只有10幾篇論文入圍,平均三年左右才有一篇論文入選,難度并不亞于諾貝爾獎!

  轉變發生在2019年,這一年,阿里云的論文第一次入選SIGCOMM。接下來,阿里云連續4年總計有16篇論文入選SIGCOMM,幾乎是憑一己之力,用4年的時間走過了全國所有科研機構50年走過的路!

  今年,在阿里云的“滿分表現”下,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也相形見絀,不得不將本屆入選論文最多的科技公司讓給阿里云。

  據了解,這次阿里云入選的論文集中在網絡技術的云端場景應用上。比如說,阿里云的下一代高性能RDMA網絡協議Solar,就是用于提效阿里云塊存儲。

2.jpg

  云儲存有多重要?大數據時代,數據就是工業的石油,云儲存要做的就是不讓企業斷油。

  舉一個例子。

  2021年3月,法國最大數據中心運營商 OVHcloud 機房著火,超 350 萬網站中斷工作;而在同年7月的鄭州水災中,鄭州大學某醫院因淹水而停電時,醫院啟動了異地容災機制,只有了15分鐘就將核心業務緊急切換至東區核心機房,保證了其他兩個院區的正常運轉。

  異地容災機制,就是阿里云儲存的一個基礎功能。

  而阿里云下一代Solar,則可以將阿里云塊存儲IO延遲降低20-69%,單CPU核吞吐提升78%。

  隨著更多科研成果得到應用,阿里云在現實生活中還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2.不斷進化的阿里云

3.jpg

  其實,這已經不是阿里云第一次“驚艷世界”了。

  很多人第一次真正認識阿里云,是在2021年底。這年12月15日,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經全面評估包括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谷歌、IBM和Oracle等在內的全球頂級云廠商整體能力后,發布了最新的報告。最終,阿里云IaaS基礎設施能力拿下全球第一。

  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四項核心評比中,阿里云全部獲得最高分,做到了全球第一。

  Gartner的權威性,不用我們多說了?通俗地說,它就是科技圈的奧斯卡獎,能在Gartner的評比中獲得全球第一,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

  阿里云取得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

4.jpg

  要知道,2009年之前,包括大型央企在內的所有國內企業,甚至阿里巴巴自己,使用的都是以IOE為代表的國外數據庫和系統,這也意味著國內企業的所有經濟數據在國外高科技企業眼中“祼露無遺”,不僅尷尬,而且非常不安全。

  有鑒于此,2009年,剛成立不久的阿里云喊出了“去IOE”的口號,在包括其他BAT大佬并不看好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自研云計算的未知征途中。

  其實,不光是國內BAT大佬,傳統數據庫巨頭甲骨文CEO埃里森在聽說阿里云要做看上去虛無縹緲的云計算時,一臉不屑的提前得出結論:“云計算就是一派胡言,只是一個愚蠢的概念”。

  十年過去了,阿里巴巴早就拋棄了傳統的甲骨文數據庫,實現了整體將阿里巴巴系統遷移到云上,還將云數據庫開放全球企業,也用事實證明了誰更有遠見。

  十年飲冰,熱血未涼。十多年后回頭再看,阿里云這棵當年被很多人認為長不大的小樹苗,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如今,阿里云不僅做到了亞太第一,還躋身世界前三,在一些核心技術上,已經具備比肩世界頂尖技術的能力。

  此前,美國科技網站CRN曾預言,未來,亞馬遜和微軟的最大對手將會是阿里云;在去年歐洲的Gaia-x云峰會上,一些西方人士甚至稱阿里云提供的技術“有悖歐洲建立值得信賴的數字主權”。

  所有這些都說明:在阿里云這么短的時間里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一些西方企業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壓力。

  有壓力,這就對了!

5.jpg

  3.中國科技出征:穩住,我們能贏!

  現在回頭來看,阿里云成為SIGCOMM論文數量最多的企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科技出征戰略帶來的必然結果,為什么這樣說?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盡管之前中國每年發表論文數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論文質量一直被人詬病;近幾年,隨著中國科技出征戰略的提出,國內論文的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日本某專業機構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被引述最多的前1%論文中,中國人的研究占了27.2%,力壓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所以,阿里云再次讓世界矚目的背后,是中國技術出征的時代使然,更離不開國家經濟和科技的發展。

  同樣,從實驗室研發出來的科研成果,最后還是要回歸到推動國家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的路徑上。

  我們看到,如今,阿里云的飛天系統不僅在雙11、春運等大型流量峰值場景接受住了考驗,還通過產品本身的不斷進化和迭代為企業降本提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6.jpg

  (圖源:云棲社區)

  在國內,有超過60%的A股上市公司都在使用阿里云的技術和服務,其中就包括工商銀行、一汽集團、新華保險等行業巨頭。

  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上,阿里云擊敗全世界所有對手,帶來了百年奧運史上首個“云上奧運”。借助全新的技術升級,阿里云打破了傳統IT系統的技術限制,為全球數十億觀眾帶來了全程4K高清、超6000小時的精彩轉播。

  而在海外,自2014年出海以來,阿里云已經在全球25個地域運營著80個可用區,付費客戶數超400萬,市場規模三年增長10倍以上。特別是在亞太地區,阿里云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亞馬遜和微軟總和。這說明,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已經得到世界的認可。

7.jpg

  而根據今年5月Gartner的最新數據,全球云計算領域,Top 6的云廠商中美國3家,中國3家,中美搶灘云計算的格局初現。

  就算放在十多年前,我們都不敢想象中國的科技企業能走到世界科技前沿,并且和世界科技巨頭在技術層面和市場層面一較高下。如今,包括阿里云在內的本地企業憑借多年練出來的肌肉,實現了技術與學術的雙向出征,成為改寫世界科技格局的重要力量。

  穩住,我們能贏!

電商資訊*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本網站及其雇員一概毋須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本網站在此聲明,不承擔用戶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鏈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間接、附帶、從屬、特殊、懲罰性或懲戒性的損害賠償。
文章網址:http://www.qgjzzl.cn/service/tech/2022-08-31/5943.html
贊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