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北京昌平智能工廠年底前全部投產 預計年產能1000萬臺智能手機

1月5日消息,北京市昌平區領導與小米集團領導于1月2日座談,就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區領導說,小米集團攜手昌平區開創了高端智能制造領域發展新模式,為昌平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希望小米集團繼續整合資源、配置人才,加大力度將小米智能工廠建設成國際一流的“燈塔工廠”。同時,進一步發揮產業鏈鏈主優勢,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昌平布局,聚集優質產業資源、推動成果轉化落地,助力昌平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小米集團領導在座談中說,目前小米智能工廠已完成首條產線的安裝調試,計劃2024年底前所有產線投產,全部達產后年產能預計可達1000萬臺智能手機。小米集團也將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推動生產配套完善,力爭早日投用達產。
據了解,小米智能工廠第一期已于2019年底在北京亦莊落成,而第二期位于北京昌平,已在2023年2月份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規模比一期大10倍,將落地包含SMT貼片、板測、組裝、整機測試、成品包裝全工藝段的第二代手機智能產線,產值約600億元。
圖源: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近日為小米工程師們頒發百萬美金年度技術大獎。其中,“小米澎湃OS架構”和“一體化大壓鑄技術”兩支團隊拿到今年的百萬美金大獎。雷軍指出,它們作為小米邁向“人車家全生態”的關鍵性跨越和重要突破,為完善新戰略的完整圖景做出了突出貢獻。
雷軍表示,作為新戰略布局的核心驅動,小米澎湃OS則標志著中國企業在操作系統領域的一大突破,徹底重寫底層架構,實現了底層重構、跨端智聯、主動智能、全域安全、堅持開放生態五大設計目標,為未來百億設備、百億連接做好了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
小米澎湃OS 圖源:雷軍個人公眾號
此外,對于“小米就是組裝廠,小米研發投入少,小米沒有核心技術”的說法,雷軍曾公開回應表示,從整體來看,小米的確跟全球最頂尖的那幾家科技公司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作為一家13年的公司,小米在研發上的投入和實力,還是挺強的。
他透露,過去五年,小米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4%,2022年小米的研發投入了162億元,2023年預計將達到200億元,未來五年還會投入超過100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在今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有效全球專利族企業排名》中,華為是全球老大,占比14%;而小米專利占比4.1%,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
雷軍武大130周年珞珈論壇演講圖源:雷軍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