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兒:清明前兩個周末已出現火車票預訂小高峰

3月21日消息,清明假期首日(4月4日)火車票陸續開售。去哪兒數據顯示,前往武漢、長沙、成都、西安等城市的高鐵車票較為緊俏,并未出現大面積售罄情況。2小時高鐵圈內旅客流動更頻繁。得益于淡季低價,大學生特種兵再度出發,將擁有特色IP和熱情服務的潛力小城帶出圈。
從出行半徑來看,2小時高鐵圈內的旅客流動頻繁,如京津冀、江浙滬、成渝、兩湖、珠三角等。得益于通暢的高鐵線路,更多城市被納入了“朋友圈”,例如,從北京出發,1小時可實現京津冀多個城市通達,2小時則能到達遼寧朝陽、山西大同、山東濟南等多個城市;上海、杭州的2小時旅游圈,可覆蓋江蘇南京、無錫、南通,安徽宣城、滁州等城市;廣州出發2小時內跨省抵達湖南衡陽、郴州,廣西梧州等;武漢、長沙互在對方的2小時旅游圈內;從重慶出發,僅需2小時零1分就能抵達貴陽。
清明出行以探親祭祖、踏青郊游為主。去哪兒數據顯示,清明前兩個周末(3月23、24日,30、31日),已出現火車票預訂的小高峰,熱門線路與清明期間重合度較高,這意味著清明期間探親祭祖的出行需求,已在節前分流,因此,清明假期火車票并不難買。
圖源:勁旅網
此外,由于清明節恰逢航班換季后的首周,機票價格相對較低,4月4日北京-西安、上海-深圳、廣州-廈門、杭州-濟南、成都-昆明、武漢-重慶、長沙-南京均有400元左右的機票在售,價格均低于高鐵,部分航線甚至是上午9點左右的優質時刻。
作為開學后的首個假期,清明假期成為大學生的出游季。去哪兒數據顯示,清明期間,熱門城市機票、酒店價格相較淡季上漲并不明顯,18-23歲群體旅客占比超過15%,創下今年新高。從這一年齡段的機票、火車票預訂量來看,武漢、長沙、杭州、成都、南京是熱門目的地,武漢當選這個假期“大學生最愛去的城市”。
大學生是去哪兒平臺上最活躍的群體。去年3月,“大學生特種兵”火了,今年的學生群體,出游熱情不輸去年,玩法卻明顯不同。在去哪兒平臺上,2023年的“特種兵”畫像是這樣的:相較飛機,大學生特種兵更愛火車出行;周五晚出發的過夜車次更受青睞,可以省下一晚酒店費用;成都、重慶、杭州、長沙、武漢、深圳等大城市是熱門目的地;相較去程,返程臥鋪票的占比增長明顯。
2024年,大學生出游的關鍵詞是“社交”和“悅己”。從去哪兒火車票預訂來看,“獨狼”特種兵少了,“宿舍團”多了——2-4人同行的訂單占比增長明顯,將近四成旅客選擇結伴出行;從交通工具來看,“夜車硬座”不再受追捧,比起“發個朋友圈顯得很酷”,玩得輕松舒適更重要;便宜的酒店給了他們多玩一天的理由——去哪兒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國內熱門城市酒店價格與2023年淡季(3月)持平,有35%的旅客連住兩晚以上。這些變化并不意味著“特種兵”變成“脆脆鯊”,而是省下更多時間和金錢花在玩上。
圖源:勁旅網
有的人選擇前往大城市,也有二成左右的學生到小城游玩,熱門目的地有江西婺源、四川宜賓、云南羅平、湖北隨州、湖南常德、甘肅天水等,去年爆火的淄博也仍受歡迎。特色美食是吸引大學生的重要因素,在去哪兒平臺上,六成以上大學生分享的出游經驗,都與“吃”相關——甚至已成為他們出游的主要理由。例如近期爆火的天水麻辣燙,關鍵詞搜索量環比上周增長10倍以上。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旅客結構與價格息息相關。每逢價格較低的淡季,正是大學生、中老年人出游的好時機。大學生旅客雖然消費力不及職場人和親子游群體,卻能靠獨特的創造力和趣味性,讓一道美食、一個IP、一座城市在社交媒體出圈,從而帶動旅游發展。對于當地文旅來說,創造特色IP,呵護旅客出行需求,用誠意打動旅客,就有爆火出圈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