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力爭2022年全省農村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

7月25日消息,近日,安徽省印發《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行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快遞出海”工程、電商快遞合作、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給予郵政快遞業大力支持。
《通知》明確,力爭2022年增加3條國際航空貨運航線,加密日韓航線,保障重要原料進口。拓展中歐班列通道,優化路線布局,2022年開行量達700列。結合“雙11”“雙12”等線上消費熱點時段,平臺、企業、協會多方參與,開展“網絡購物季”活動。
同時,2022年以18個縣(區)為試點統籌推進,新建改造提升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和鄉鎮物流快遞站點等100個以上。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暢通農產品上行寄遞通道,培育農村電商主體及網銷品牌,推廣利益聯結機制,力爭2022年全省農村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
另據寶雞市商務局消息,2022年1月至6月,寶雞市網絡交易額達187.02億元,全省排名第三。其中網絡零售額實現45.3億元,實物型網絡零售額達36.46億元,服務型網絡零售額達8.84億元,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6.09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63億元。
近年來,寶雞市商務局大力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培育城鄉電子商務生態,農村電商縣鎮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電商物流體系不斷完善,以“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為主流的城鄉網絡消費有效對接,發展了一批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鎮村電商服務網點,改善了農村市場流通環境,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培育了“眉縣獼猴桃”等一批縣域電商公共品牌,發展了農產品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業態,在促進農產品上行、助力抗疫保供、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網研究院6月29日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指出,農產品網絡銷售成為農民增收的首選。
《報告》顯示,據推算,農產品整個價值鏈條上,農民和農場的投入大約占到總投入的55%,但是在農產品增值環節他們只得到22%的收益。流通環節過于冗長復雜,成為農民增收的桎梏,而互聯網是優化農產品流通環節的最佳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