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開展不合理菜價包裝費問題識別及治理

8月21日消息,餓了么近日更新《餓了么平臺商品價格管理規范》,將識別不合理菜價包裝費問題并進行治理。根據管理規范,商家應設置真實合理的菜品價格,禁止出現價格設置異常等價格欺詐行為。其中,商品價格設置異常包括菜品菜價異常、包裝費價格異常、必選品價格異常三種類型。
如發現問題,商家需針對相應問題類型進行整改,若商家一直不整改,商品將會被下架,同時店鋪流量也會受到影響。
圖截自億邦動力,下同
據了解,菜品菜價異常通常存在基礎菜價異常、發布價格高以及價格競爭力低三種情況。基礎菜價異常是指商家的菜品價格在一定時間內漲幅過高且無合理原因;發布價格高是指菜品原價明顯高于同區域同品類其他商戶的菜品價格;價格競爭力低是指菜品價格高于該商品在同類型市場的價格。對于有平臺補貼、菜價漲幅明顯持續未整改的門店,可能會影響平臺后續的補貼。
包裝費價格異常涵蓋包裝費重復收、不應收、收費高、競爭力低四種類型。包裝費重復收是指商家每件商品都收取了包裝費,但最終只用了一個包裝;包裝費不應收是指商品已有現成包裝,但商家仍然額外收取包裝費;包裝費收費高是指包裝費較商品價格或單均包裝費收費較高;包裝費競爭力低是指商品包裝費高于該商品在同類型市場的包裝費。
不應收取餐盒費和重復收餐盒費屬于違規行為,如商家持續不整改,將面臨商品下架、店鋪值休等管控措施。對于餐盒費價格收取較貴(單價過高,單均餐盒費占比過高等)持續不整改的門店,將影響平臺的補貼和參與相關活動。
必選品價格異常是指米飯、餐具、手套、調料等非正餐商品價格設置過高。必選品異常但是不愿整改的門店如有違規,平臺將依據相關規則進行商品下架和店鋪值休處理。
根據規范,平臺給出了具體整改標準以及操作路徑。菜品價格異常的商家可根據平臺給出的價格建議進行相應調整,同時也可通過申訴進行反饋。
不應收包裝費的商家應將包裝費調整至0元;重復收取包裝費的商家應按單收費或將單商品的包裝費降到0.5元以下。平臺按單收取包裝費的商家包裝費不高于3元。包裝費收費高的商家應按照建議將每份包裝費下調至1.5元以下,其中,平臺80%的商品包裝費不高于1元。
必選品發布價格高的商家需要將商品價格回調至市場正常價格。餓了么根據平臺內80%的商家必選品收費情況給出了相應的調整建議:其中,餐具和調料定價需少于1元,米飯定價需少于1.5元,鍋底定價需少于5元。
平臺在價格巡檢時,發現商品價格異常問題會通過商家后臺發送提示以及整改建議,存在商品價格異常情況的商家可在手機端APP以及電腦端根據后臺提示自行進行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