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將投入百億資金做品質

1.拼多多保持營收和凈利雙高速增長
在整個電商行業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拼多多依然保持著超高速增長。
5月26日,拼多多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新任CEO趙佳臻首次亮相財報電話會。
財報顯示,拼多多第一季度總營收為376.4億元,同比增長58%,超出了自身在上一季度的46%收入增速。
其中,來自交易服務的營收為103.9億元,同比增長86%;來自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服務的營收為272.4億元,同比增長50%。
(圖源:拼多多財報)
今年一季度,歸屬于拼多多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81億元,同比大漲212%;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歸屬于拼多多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1.3億元,同比增長141%。
營收增長58%,凈利增長212%,這個增長速度放到今天來看,就像是天方夜譚一樣。
對比行業來看,本季度阿里集團收入同比僅微增2%,核心電商業務仍舊是小個位數的下降;京東營收同比也僅僅是微增1.4%;就連短視頻電商的新秀快手也不及拼多多,本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僅19.7%。
這份領跑行業的業績報告公布后,拼多多股價爆漲18.99%。
而具體來看,自2021年開啟“重研發”的戰略轉型以來,拼多多持續重投研發,該季度研發投入環比增加4.2%,達到25.1億元,研發團隊人數2022年穩健增長15%,占總員工數約一半。
對于外界關注的跨境電商業務Temu,拼多多依舊沒有給出太多信息,僅在財報會議上表示Temu還處在起步階段,與公司整體規模相比,在財報營收中占比相對較小。
不過,財報顯示,該季度拼多多銷售與營銷開支為162.6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45%,主要原因是銷售和營銷費用的增加,以此推斷應該與對Temu的投入不無關系。
畢竟在這個季度,光是登上美國的“超級碗”打廣告,Temu就花了上千萬美元。
還有值得重點關注的是,在電話會議上,趙佳臻闡述拼多多定位時,從過去的“多實惠+多樂趣”變成了“多實惠+好服務”。
同時,拼多多也推出了“百億生態”專項,投入百億級資金和資源,推動拼多多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2.拼多多的三個“百億”項目
百億生態是繼百億補貼、百億農研之后,拼多多的第三個百億項目。
在說到百億生態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面兩個百億項目為拼多多帶來了什么。
2019年,黃崢首創了百億補貼,四年之后的今天,幾乎所有主流電商平臺都在重倉押注這一營銷IP,其他對手的競相模仿,已經從側面證明了這一戰略的正確性。
猶記得百億補貼剛上線時,外界對于這個項目并不看好,認為巨額的營銷成本會進一步攤薄平臺本就不多的利潤,但拼多多依然堅定地從一開始就將百億補貼升級為平臺的長期戰略,就像黃崢說的,“拼多多百億補貼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
確實,從推出百億補貼至今,拼多多沒有被“拉胯”,反而營收和用戶規模都在飛速上漲。
通過百億補貼,從下沉市場起家的拼多多實現了全階層用戶的突破,迅速吸引了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上線三個多月,百億補貼活動入口的活躍用戶人數就超過1億,上線當季,拼多多 ARPU同比增長90%。
最重要的是,百億補貼為平臺增加了品牌商品數量,在大牌正品的保證以及真金白銀的讓利之下,拼多多也實現了口碑的扭轉,拉回了消費者對平臺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2021年,拼多多開始從重營銷向重研發戰略轉型,持續重投農業領域,在當年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后,宣布要深化農業數字化,推出了“百億農研”專項,將持續把利潤投入到農業中,直至累計至百億。
一直以來,農業都是拼多多的重要立足點之一,2022年拼多多的農產品占整個交易額已經達到了16%,拼多多通過百億農研等助農項目,提高農業和制造業供應鏈效率,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
百億補貼讓拼多多實現向上突破,百億農研夯實了拼多多的農業根基,那么當下推出百億生態,對拼多多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
在財報電話會上,陳磊提到,過去一段時間,拼多多一直在在循序漸進地調整策略重心,從過去“關注增長的速度”轉為“追求發展的質量”,持續優化平臺整體生態。
正如前文提到的,目前拼多多正在加速建設“多實惠+好服務”的健康生態,實惠依然是拼多多不變的壓艙石,而好服務取代多樂趣,成為拼多多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建設的重點。
為了給消費者帶來好服務,拼多多全面升級了消費者的保護和服務,比如在快遞物流方面,平臺絕大多數的商品已經從“72小時發貨”升級為“48小時內發貨”。
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優質商品,同樣也是好服務的一環。因此,拼多多推出了百億生態專項,加大對優質商家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提升平臺對優質供給的支持。
根據介紹,百億生態專項旨在對優質商戶和商品進行資源傾斜,推動中小企業、優質商家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提升平臺商戶的整體服務效率與品質。
去年一季度,拼多多最后一次公布具體用戶數,8.819億的年活躍用戶已經接近網購人數的天花板。
除了將近10億消費者外,拼多多還聚集了全國產業帶商家、超過1600萬新農人。
如此龐大的體量之下,拼多多想要謀求更高質量的發展,就必須搭建更加良性的平臺生態。這樣來看,百億生態的上線是恰逢其時的舉措。
百億補貼面向消費端,百億農研面向上游生產端,百億生態面向商家和商品端。三個百億專項之下,拼多多駛向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3.還不能松一口氣的拼多多
在行業淡季的一季度,拼多多依然保持著超高速增長顯得非常可貴,但高速增長背后,拼多多也面臨著諸多隱憂。
在財報電話會上,趙佳臻回應了3月的“炸店”事件,稱拼多多在第一時間對利益受損的商家進行兜底保障,同時升級攻防策略,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經營秩序。
“我們認為,競爭能夠激勵我們更高效地學習、更快速地創新,從而也能促進服務的快速迭代。我們將繼續堅持消費者導向,以正面和積極的方式應對所有類型的競爭。即使是面對惡意的攻擊,我們也會善意的解讀。”
雖然“炸店”事件已經得到妥善處理,但這也暴露出了拼多多在平臺治理上還有著很大的優化空間。如何更好地平衡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權益,拼多多需要做出更多的探索。
而拼多多的跨境電商項目盡管一路高歌猛進,呈現勢不可擋的態勢,但同樣也伴隨著地緣政治、本土化、物流等難題。
除此之外,拼多多的低價優勢也在遭受著沖擊。如今,整個電商行業進入新一輪價格戰,不管是在優質低價白牌商品供給,還是在百億補貼的品牌供給上,拼多多都面臨著越來越多對手的挑戰。
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拼多多只有不斷打磨自身的綜合硬實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而這一階段,拼多多給出了由快向穩,從關注增長速度,轉為追求發展質量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