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釋放重大信號,阿里電商將重回巔峰

蔡崇信接受采訪
馬云創辦的阿里巴巴集團,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去年3月,阿里巴巴開啟24年來最大改革,如今快有一年的時間。這期間,阿里的動作很多,對此,外界一直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接受CNBC采訪,對市場關注的不少話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圖源:蔡崇信采訪視頻截圖
在采訪中,蔡崇信表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壓力與挑戰后,阿里巴巴已重返中國頂級電商企業的軌道。隨著公司的架構重組和新管理層的到位,阿里對于自身能夠成為中國頂級電子商務企業之一充滿信心。”
他提到,盡管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自信,并感受到了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但現在可以說阿里回來了。
對于阿里下一步,蔡崇信重申阿里巴巴將聚焦電商和云計算。他預計,未來5年內,中國電子商務的滲透率將超過40%,這一數字大幅高于目前的30%水平。云計算方面,蔡崇信認為,中國經濟處于數字化進程之中,對云計算有巨大需求。
在電商行業,2023年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AI電商元年”。去年11月,馬云也提到,“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2024,市場對AI電商充滿了想象和好奇。
對此,蔡崇信表示,行業競爭,價格競爭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消費者體驗。通過AI和算法來匹配需求和供給,正是阿里所擅長的。蔡崇信還透露,電商是最豐富的AI應用場景,阿里正在加大對相關技術的投資,例如正在努力通過更精準的供需匹配,提升用戶購買頻次和訂單量。
阿里啟動“1+6+N”組織變革,業務分拆為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各個業務集團的上市進程廣受市場關注。
菜鳥集團于去年10月提交上市申請,IPO在正常推進。去年11月,阿里集團宣布不再推進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盒馬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也已暫停,正在評估市場情況。
對此,蔡崇信表示,自從去年3月宣布重組以來,市場情緒不振,進行資本市場交易實際上無法為業務的潛在價值帶來透明度。因此我們決定,第一,不分拆云業務,而是關注云能為核心業務帶來哪些協同效應;第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對于菜鳥,希望等待更好的上市時機。
去年,跨境電商同樣是行業的熱點話題。針對Temu、Shein以及TikTok等中國電商公司激烈角逐美國市場,阿里是否也會進入美國市場的問題,蔡崇信表示,中國制造質量上乘、價格合理,極具消費者價值,阿里會觀察和思考下一步行動。
同時他也強調,“美國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上還有其他市場可以參與,我們的速賣通、Trendyol等電商平臺,在世界其他市場大獲成功,我們將繼續在這些地區執行我們的戰略。”
蔡崇信的各種言論無疑展示了他對阿里的信心。實際上,在此之前,他也用行動表示自己對阿里未來充滿信心。
就在今年1月,市場消息稱,馬云和蔡崇信都大幅增持了阿里股票。馬云在去年第四季度買入了大約5000萬美元的阿里股票。據美國證監會披露的文件顯示,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蔡崇信家族基金BluePool共買入阿里巴巴195.75萬股,市值約1.52億美元。
增持后,馬云成為阿里最大的個人股東。對此,蔡崇信表示,企業創始人成為重要股東,展示了對公司的信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投資大佬和機構看好阿里未來,紛紛出手增持。一系列動作之下,市場也有了反饋。2024年2月26日美股收盤,阿里巴巴最新市值達到1913億美元,拼多多最新市值1680億美元,京東最新市值372.92億美元。
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美股 圖源:百度股市通
去年11月,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巴巴的場面想必大家還記得。如今來看,阿里巴巴市值與拼多多已經拉開差距。
阿里面臨不少挑戰
蔡崇信對阿里充滿信心是真的,現階段,阿里面臨挑戰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畢竟,蔡崇信也提到,“我們感受到了競爭壓力。”
從財務數據來看,或許更為直接。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披露了2024財年第三季度業績,但這份財報不算好看。該季度,阿里營收2603.5億元,同比增長5%;經營利潤225.11億元,同比下降36%;凈利潤107.17億元,同比下降77%。
阿里營收增長放緩,不及市場預期,同時經營利潤、凈利潤雙雙下滑。
阿里分拆為六大業務集團以及多家業務公司,具體來看,淘天集團是最為核心的業務,但三季度收入、利潤僅實現個位數增長,電商業務增長疲軟。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本地生活集團、大文娛集團則仍處于虧損之中。
對于這一數據,阿里CEO吳泳銘認為,三季度財報是戰略聚焦之下給出的穩健的成績單。啟動變革后,阿里的組織變革成效尚未徹底顯現,未來,阿里依舊任重道遠。
目前,電商業務仍是阿里的重中之重。吳泳銘也提到,重振淘天是阿里的最高優先級任務之一。但這絕非易事。
因為淘天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一邊是與老對手的比拼,已經占據用戶低價心智的拼多多以及重提低價的京東,淘天受到不小的壓力。另一邊是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直播電商的追趕,它們攻勢迅猛,步步緊逼。再者,還有百度、小紅書、B站、視頻號等新玩家加速入局,淘天的電商市場份額也將受到蠶食。
當然,淘天集團已經下定決心并采取了行動。去年12月,淘寶將“僅退款”加入平臺規則,愈發重視用戶體驗。今年2月,淘天集團還成立了直播電商公司,要為有意入淘開播的明星、關鍵意見領袖(KOL)等提供全托管運營服務,在直播電商領域加碼布局。
電商重燃低價戰火
2023年的電商行業,低價是絕對的關鍵詞。時間來到2024,低價競爭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去年,淘天、京東紛紛打出低價口號,今年,淘天、京東可能還會繼續貫徹低價戰略。淘天方面,阿里在財報提到,在推動價格競爭力的戰略下,平臺上的消費者需求和購買意愿有所提升。由此分析,阿里重振淘天集團,低價策略很有可能是發力點之一。京東方面,2024年春晚動作頻頻,還對京東采銷、客服等一線業務人員漲薪。我們可以感知,京東正積極地推進低價策略,力圖打造自己在用戶心中的低價心智。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電商也加入了比拼價格力的戰斗。今年2月,有市場消息稱,抖音電商將“價格力”設定為了 2024 年優先級最高的任務,并對標拼多多“百億補貼”上線了“超值購”。
如此看來,2024年電商將重燃低價戰火。各大平臺追求價格優勢的同時,如何把握低價和盈利的平衡也成為了競爭的關鍵。
總的來說,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不斷地適應和改變,才能夠保持領先地位,這個道理放在阿里身上也同樣適用。看不見硝煙的電商大戰早已拉開序幕,企業只有敢于接受挑戰,不斷創新和改進,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