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砸1.5億,薇婭殺入投資圈

1.薇婭殺進投資圈
近日,網紅小家電品牌德爾瑪更新招股書,再度沖擊IPO(首次公開募股),此消息一出,再次把沉寂許久的薇婭給拉回了大眾視野。
(圖源:同花順綜合)
其實,在2020年11月,薇婭丈夫董海峰便向德爾瑪投資了1.5億元,占股比例達到2.84%。
值得關注的是,薇婭還參與了德爾瑪上市前的最后一輪投資,投后估值為52.75億。
這意味著,只要德爾瑪上市后市值不低于上市前估值,薇婭必然是穩賺不賠。
當初由于直播帶貨模式火熱,德爾瑪與薇婭團隊一拍即合,雙方迅速達成了直播合作,德爾瑪也憑借網絡直播,在短期內獲得了巨大流量。可惜在薇婭“翻車”后,德爾瑪產品銷量嚴重受損,公司聲譽也大受打擊。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仍舊不離不棄,一方面是因為薇婭公司旗下的謙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謙尋文化”)是德爾瑪重點合作的MCN公司。另一方面也因為德爾瑪與一般的小家電品牌不同,投資的獲利機會更大。
據了解,2018年至今,德爾瑪分別買下了飛利浦、華帝的部分商標使用權,并將其自產的無牌商品進行貼牌銷售,正式從獨立品牌轉向品牌代運營,授權品牌收入占比呈上升趨勢。此外,2020年小米投資了德爾瑪,成為了德爾瑪的第一大客戶,為其上市撒了一把助燃劑。
不僅如此,德爾瑪主打線上銷售,而薇婭旗下公司有大量主播資源可提供,對德爾瑪來說,繼續合作對雙方都有利。
你有資源,我有前景,雙方堅持長久合作并非沒有道理。
總而言之,這門生意也許賺不到大錢,但起碼不虧,而且對現在的薇婭來說,這項投資風險很低,或許還能以短期利益換取長期發展,是一條新出路。
2.薇婭變相出山,大擴商業版圖
自薇婭被全平臺封殺之后,薇婭團隊除了投資,還不斷有其它新動作。
今年2月,一個名為“蜜蜂驚喜社”的新賬號在淘寶直播悄然上線,主播們一直強調他們是新團隊,但有眼尖的網友發現,該直播間的6名主播中有5位都曾是薇婭的助播。
不僅如此,“蜜蜂驚喜社”直播間的商品陳列等也與薇婭直播間高度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薇婭曾經的副播琦兒開啟了抖音帶貨生涯。同年8月,蜜蜂驚喜社又推出了上午場次的直播,該直播間被命名為“蜜蜂心愿社”。
顯然,即便薇婭淡出了直播間,其團隊也不甘放棄直播帶貨的市場。而在龐大的市場需求面前,薇婭的助播團隊的確承接到了不少流量。
據統計,蜜蜂驚喜社首場直播觀看人次超過100萬,開播6天后粉絲數已近110萬,觀看人次最高的一場達到了1076萬。而琦兒近6場直播的銷售額共計4000萬。這兩個直播間的帶貨成績雖與薇婭難以相提并論,但的的確確證明了“薇婭效應”的存在。
“薇婭效應”帶來流量的同時也伴隨著質疑聲。
“蜜蜂驚喜社”的主播在開播后一直強調他們是新的團隊,但熟悉薇婭的網友很快發現,其直播間中許多無品牌的服飾均來自薇婭的自創服裝店“VIYANIYA品牌店”,這種清理庫存方式也讓蜜蜂驚喜社遭到了不少網友質疑。
不過,對薇婭團隊來說,這點質疑并無大礙,因為他們還有更大的商業布局。
據了解,2017年4月,薇婭和董海峰成立了謙尋文化,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孵化網絡主播、短視頻內容生產及投放、全域內容營銷等。
目前,謙尋文化旗下主播已超50人,除了小僑Jofay、安安anan等達人主播外,還有明星主播林依輪、李靜、大左等。
據媒體報道,2020年5月,謙尋文化吸引了風投君聯資本入股。2021年4月,謙尋控股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投資人新增了海南云鋒拓海基金中心,其持股比例達到5%。也就是說,繼君聯資本入場后,知名投資機構云鋒基金也低調入股了薇婭的公司。
不僅如此,在2021年1月28日,薇婭夫婦成立了青島謙喵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薇婭夫婦開始涉足私募股權投資領域,進軍創投界。
(圖源:天眼查)
與此同時,薇婭夫婦還成立了杭州鋒味派食品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食用農產品零售、食品經營、食用農產品批發等等。
在2021年3月,薇婭和謝霆鋒還合伙創辦了品牌“鋒味派”,拓展了意面、小籠包、烤腸等品牌速食產品的電商銷售渠道。有數據顯示,一款由謝霆鋒研發的意面,在薇婭的直播間爆賣60萬盒,這意味著薇婭夫婦還在跨界進軍食品領域。
當時,薇婭夫婦旗下公司共有10余家,品類涉及食品、服飾、飾品等,還直接或間接地投資了20多家公司,商業版圖不斷擴大。
另據媒體報道,薇婭于去年12月停播后,她的直播團隊并沒有解散或裁員,僅在一周后就恢復了工作。目前看來,雖然薇婭復出無望,但她背后的謙尋文化始終是正常運轉的,其商業版圖也并不會因她無法出現在大眾面前而消失不見。
3.淘寶直播難捧新人
入局投資圈的薇婭,也許不需要直播間,但直播間需要下一個薇婭。
去年年末,薇婭的離開重創了淘寶直播,而今年6月李佳琦停播,更是令平臺雪上加霜。此時,失去了左膀右臂的淘寶直播,風光不再,由盛轉衰。
除此之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是“鐵打的平臺,流水的主播”,而淘寶直播的流量斷層嚴重,失去大主播更容易出現危機。
最直觀的就是,今年的618大促期間,淘寶主播中無人占據銷售額前五,顯然,淘寶難以承受失去兩位超級大主播的壓力,陷入了流量困境當中。
長期以來,由于薇婭和李佳琦的流量斷層,淘寶直播間的中小主播生存艱難,發展空間過于狹窄。為了改變現狀,淘寶采取了不少措施,希望能緩解當下流量焦慮。
首先,為了減少流量外溢,進一步去中心化,今年1月,淘寶直播推出新領航計劃,現金+流量雙重激勵,大力扶持新主播和中腰部主播。
其次,為了尋找下一個薇婭和李佳琦,改善中小主播的生存環境,今年4月,淘寶啟動超級新咖計劃,挖角了不少其他平臺的主播和達人。例如,抖音博主一栗小莎子、快手喜劇帶貨博主小沈龍和微信自媒體大V年糕媽媽等等。
此外,主播為了不過多依賴平臺,配合去中心化也采取了相應措施。例如,李佳琦縮短自身直播時長,放手讓助播帶貨,意圖將流量分散開來;薇婭在去中心化的直播趨勢下,多平臺扶持副播實現曲線復出等等。
按理說,平臺和主播雙管齊下理應成效顯著,但淘寶始終培養不出下一個薇婭和李佳琦,平臺的去中心化似乎浮在表面。
但其實,相較于其它平臺,淘寶的中心化更為明顯,如果大刀闊斧地進行去中心化,會導致淘寶直播被嚴重分流,消費轉化率大跌。
以李佳琦為例,停播109天的他在9月19日重返淘寶,當天其直播間最高觀看人次突破了6300萬,直播“頂流”地位依舊穩固。
顯而易見的是,淘寶直播只有依托李佳琦的關注度,才能持續繁榮。失去了直播“一姐”的淘寶,如果再對直播“一哥”下手,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圖源盒飯財經)
不管怎樣,淘寶重新迎回李佳琦,大大緩解了淘寶直播的斷層危機,也提前給雙11的淘寶服下了一顆定心丸。
從整個行業來看,雖然薇婭和雪梨兩大主播的偷稅漏稅事件,對平臺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是直播電商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擁有極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在這種情況下,直播行業逐漸走向成熟,主播的話語權持續下放,此時,如果商家、平臺、主播三方能達成平等的合作,必然會助力全行業實現更進一步的降本增效、良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