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618預售包裹都將實現半日達

一、菜鳥提速半日達
今晚8點,2023 淘寶天貓 618 正式開賣,年中大促進入新節點。
隨著消費者付下尾款,訂單配送正式開始。負擔履約重任的快遞物流企業,將集體迎來半年來最辛勞的時刻。
菜鳥則趕在今日宣布預售包裹全面提速,實現半日達:在消費者晚8點付完尾款后,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將啟動訂單夜派,通過快遞員將連夜派送確保訂單送達時效,最快做到分鐘級送達,主要包裹都將實現半日達。
夜派啟動后,菜鳥直送的配送頻率從一日兩增加到一日三派。值得一提的是,菜鳥直送將同步推出快遞員補貼獎勵措施,以保障快遞員權益。
當然,要做到半日達、分鐘達這樣的極速時效,快遞員在末端配送的辛勞還只是行業提速的一部分。
以今年菜鳥聯合天貓超市打造的“1212”物流履約新模式為例,半日達訂單的背后是倉配全鏈路環環相扣:訂單商品的分揀、打包、分撥、配送實時進行,各環節作息交替輪換、錯峰處理,以24小時運轉最大程度實現系統層面提速。
“從12點截止下單,到倉庫揀選出來,到它的配送站,再到快遞員開著兩輪車或者三輪車送到消費者的手里,畢竟有一個物理極限。”
而618大促普遍的預售模式,也為訂單半日達配送提供了重要的前置條件:菜鳥倉內超過7成的預售訂單,已被提前下沉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快遞網點。相比于每日即時更新的訂單,商品預售制為快遞行業的提速同時帶來了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確定性在于配送時效能夠切實得到有效縮短,不確定性則是后臺大數據能力對整個數智供應鏈體系的預測能力。從目前官宣結果看,此次快遞提速覆蓋的范圍大、涉及訂單數據多,菜鳥對于能力釋放的信心十足,值得繼續觀察,與未來配送實際情況相互驗證。
二、半日達成為電商巨頭標配
今年以來,各大快遞巨頭紛紛加碼配送服務與時效。
次日達等概念已經普及多年,但除了順豐、京東這兩家以直營模式運行的快遞巨頭外,三通一達們在時效性上始終沒有太多存在感。
很多時候,次日達是一個被精致包裝的誘餌。在消費者看來,次日達意味著今日下單,明日送達。下單支付的時刻,理當是計算物流時間的起點。
但在行業定義中,次日達的起始時間是物流企業攬收到快件的時刻。這一點同樣很好理解:商家發貨用時不應該被計算在快遞企業身上,再強大的物流履約能力,也無法越俎代庖完成前置操作。
但平臺、商家和快遞企業心照不宣的共謀中,類似的概念模糊情況長期存在,消費者則在心理預期和實際情況中感受到落差。
菜鳥就聯合了申通快遞推出了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實現“支簽次日達”。支代表的是支付。能夠做到在618大促期間保證用戶在30小時內收到貨品。
這意味著類似服務需要打通電商平臺、商家和快遞企業三方,調配能力。自營物流的骨干網絡和末端配送體系搭建,也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投入。
菜鳥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開放自營優選倉配產品。由菜鳥自營倉和自營配組成的菜鳥優選倉配,通過倉配一體全托管式服務,提供業內領先的承諾性半日達、送貨上門等高品質服務。
實際上行業內這套模式最早的玩家是京東物流。京東物流的成長早期,仰賴于京東集團的持續投入。除了資金對于基礎建設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通過京東域內的訂單為京東物流送去流水,直到京東物流能夠自行運轉、自我造血。
如今京東物流坐擁龐大倉儲體系,不僅面向C端的電商零售消費者,也同時面向B端商戶,為它們提供物流的一條龍式服務。
京東物流也因此不認定自己是一家單純的快遞公司,而是定位為“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通過區域配送中心、前端物流中心等層層分撥,以儲代運,貨品距離消費者更近。商家將貨品存放在京東倉庫,砍掉了攬收環節,京東物流能夠更準確掌控發貨時間。多點疊加下實現了行業領先的速度。
5月22日的京東618啟動發布會上,京東物流方面就表示已經在超過300個城市實現預售前置,消費者支付尾款后就能進行“最后一公里”配送。
京東與菜鳥的能力整合,在今年618做到了不謀而合。
反觀其他同行,并沒有背靠電商平臺的優勢資源。他們雖然也能向商家提供相似服務,賦能客戶,但沒辦法把能力完整反映到電商平臺層面。中間斷裂的部分,將在未來持續限制單一快遞物流企業的向上發展。
菜鳥方面在開放優選倉配產品時表示,除了送貨上門以及確定性時效履約之外,還能在淘寶天貓的商品搜索、商品詳情頁上直接顯示送貨上門、時效表達的標識,讓消費者下單時就能得到確定性的服務承諾。
三、結語
從行業角度來看,快遞價格戰結束后,時效性已經成為快遞業新競爭點。
快遞物流企業在智能物流基礎設施、時空大數據分析、終端網點等多領域加碼投入,通過倉儲和配送的資源整合,為商家提供更穩定、靈活的物流履約服務。
而各大電商平臺也都在今年強調更快捷的配送能力。京東開始重提“多快好省”,抖音電商聯合圓通、韻達、中通和極兔加強物流保障,助力商家618期間優質履約。今年3月,天貓超市聯合菜鳥推出半日達服務,并承諾在今年年底前將該服務拓展至全國20城......
此外,極兔赴港上市、順豐二次上市的傳聞在市場不脛而走,不斷加碼提速的菜鳥,也已經確定將在未來12到18個月盡力完成上市計劃。這顯露出資本市場對于快遞行業信心恢復。
今年4月,我國物流業景氣指數達到53.8%,業務量指數和新訂單指數沖高,其中郵政快遞業繼續保持在繼續處于60%以上高位,反映出電商等快件業務量持續增長的態勢。在消費回暖的大趨勢下,更多屬于電商和快遞的機會正在展露。
更快的快遞速度,催生了更多的消費需求。持續穩定的電商件需求,則有利于快遞物流企業布局長遠,加碼基礎建設。
而當下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會促使企業加大技術投入,挖掘潛力,一方面會向消費者釋出更多紅利。隨著行業內卷持續加速,技術能力將從業務成熟的一線城市持續釋放。隨著數智化轉型深化,快遞有望進一步實現全面提速,普惠更多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