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高級副總裁于冰:希望做視頻領域的Snowflake

8月11日消息,近日,快手高級副總裁、StreamLake負責人于冰接受了36氪專訪。談及“快手為什么要在這個時間點進軍to B?”,于冰用“想做、能做、可做”三個維度,回答了快手入局to B并推出StreamLake的原因。
想做,來自快手“音視頻+AI團隊”對自家技術的信心,除了高密度的人才結構,更重要的是多年技術積累和專利儲備,這讓快手在參與諸如同行PK這類的大賽中,幾乎都能處于不敗之地。
能做,是來自技術驗證后,商業模式上獲得的正反饋。于冰多次談及“ROI”,作為國內最頭部的視頻平臺之一,快手自身的帶寬量級接近上百TB,投入巨大,通過一系列技術和算法優化已降低了相當比例的成本,而這種顯見的正向ROI結果,也讓企業客戶對StreamLake的方案更加信服。
可做,則是快手對于市場行業的判斷。
對于StreamLake的未來,于冰談到了Snowflake——這家誕生于硅谷的獨角獸,在做好、做透了云原生數據庫這一件事之后,Snowflake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2020年9月,Snowflake上市開盤后股價即暴漲104%,目前市值超過500億美金。
“我們希望做視頻領域的Snowflake。”于冰表示,“我們跟客戶就聊音視頻+AI,就解決這兩個問題,其他東西都不做,只要是視頻化升級,做匯聚和分發的事情,找StreamLake就好了。”
于冰表示,直譯過來,StreamLake的意思是“溪流湖”。快手成立至今,做的就是匯聚海量的視頻內容,再分發給幾億用戶。從內容到用戶,當中的流動,如同涓涓細流、匯入湖海。“這是我們堅持了十多年、一直在做的事。”他說。
被問及“為什么選擇在當下這個節點推出StreamLake?”,于冰表示,2016年開始,快手積累了一批行業的頭部專家,到現在有大幾百人的規模,很多技術一開始是快手接入第三方,后來由于體驗要求,慢慢轉成自研;然后經歷過快手業務的大爆發,現在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
從服務客戶角度,StreamLake分“三步走”。最初服務快手內部“客戶”,部分獨立APP和產品,后來嘗試支持一些外部客戶,比如清華大學“雨課堂”,再到知乎這樣的規模化平臺。
于冰表示,就像定佳(快手CTO陳定佳)經常跟我們說,真正好的技術,不是在家里說自己好就好,要出去華山論劍,真正跟行業領先的公司一起競爭,客戶愿意付費,能賺到錢的才是好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