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王興把手伸向東南亞

1.美團有意收購東南亞第二大外賣平臺
近日,市場傳來消息稱,美團有意收購Foodpanda在東南亞的外賣業務,正與其母公司Delivery Hero談判,目前尚不確定是否會促成交易,并且可能會出現其他競購者。
Foodpanda 圖源:西瓜視頻截圖
據公開資料顯示,Delivery Hero和Foodpanda都是德國跨國在線食品訂購和食品配送公司,總部位于德國柏林。2016年,Delivery Hero收購了Foodpanda。
Foodpanda在東南亞占有很大的份額,2022年,其業務就占該地區商品總價值的約20%,在東南亞是僅次于Grab的第二大外賣平臺(按 GMV 算),此前先后退出印尼、越南,目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老撾有業務。
今年9月,Delivery Hero曾表示,正在就出售公司在東南亞的部分業務進行談判。根據聲明,該談判涉及Delivery Hero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緬甸以及老撾的foodpanda品牌。當時并未透露誰是潛在買家。
東南亞,臨近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是企業出海一個很好的選擇。市場人士分析,美團是中國外賣市場的絕對領先者,如果這次收購成真,對于美團來說,其海外業務將迅速擴大。不過截至目前,美團和Delivery Hero方面并沒有針對這一消息進行回應。
2.美團加快出海步伐
美團有意收購foodpanda一事尚無定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美團已經加快了全球化擴張的步伐。
早在2017年,美團創始人王興就用“上天、入地、全球化”幾個字指出了應對互聯網下半場的三條路徑。他提到,全球化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機會,也是中國未來必須要做的事情。
美團創始人王興 圖源:西瓜視頻截圖
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早在2016年,美團就開始了全球化布局。
2016年底,美團成立了海外住宿項目組,并于2017年2月正式推出海外住宿業務,為出境游、周邊游的用戶提供良好的住宿環境。
美團加大境外酒旅業務布局,2023年1-10月,美團的境外住宿訂單較2019年全年增長數倍,港澳、東南亞、日韓等地預訂量較高。美團這一業務滿足了用戶在海外旅游的住宿需求,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基礎。
2018年起,聚焦“Food+Platform”基本盤的海外投資,當時的美團用4000萬美元的投資,參與了印度外賣行業的核心玩家之一Swiggy的1億美元融資項目。美團打車業務,也一度延伸到了國外。2018年2月和2019年2月,美團兩度參投印尼網約車行業獨角獸Go-Jek。
種種跡象暴露了美團的全球化布局野心。
美團是一家以生活服務為主業的公司,餐飲外賣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目前,美團在中國餐飲外賣市場處于絕對龍頭地位,但隨著越來越多玩家的入局,外賣市場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其中,抖音對美團的攻勢最猛。今年,抖音推出抖音外賣,據公開信息顯示,抖音外賣業務已經覆蓋30個城市,發展勢頭迅猛。
與此同時,國內市場用戶量和市場滲透率基本見頂,美團需要進軍新市場獲取增量。
今年5月,美團旗下外賣平臺KeeTa正式登陸中國香港市場,并推出10億港元“激賞計劃”吸引新客戶和餐廳。自6月27日起,KeeTa將業務范圍拓展至深水埗及油尖旺的多個區域。按此前計劃,其業務預計于年底時覆蓋整個香港。
9月19日,KeeTa在社交媒體發布動態,宣告9月19日香港島地區的配送服務正式開啟。至此,美團在港外賣服務已經覆蓋了香港18區的8個,涉及人口近五成。距離2023年年底拓展至全島的目標,美團外賣更進一步。
去年11月的第三季度業績會上,王興曾表示會選擇香港作為探索國際的首站。市場人士指出,中國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擁有多樣化的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美團外賣進軍香港市場,可以拓展更多的業務范圍。與內地市場相比,香港地區的競爭環境、配送方式和用戶消費習慣有所不同,這樣一來,美團外賣原有的商業模式可以得到進一步檢驗和矯正。
在全球化戰略的指引下,美團在香港不斷探索建立起成功的模式,能為接下來的國際化業務打開局面,為未來出海至其他的市場也有更多的底氣。
如今,美團是中國最大的外賣平臺,已經積累了很高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基礎。今年年初,市場全面放開后,消費市場強勁復蘇,美團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和資源進行海外市場的拓展。
8月,美團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及半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團實現營收680億元,同比增長33.4%,其中包含餐飲外賣和到店、閃購、酒旅票務等業務在內的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營收額外為 512 億元、同比增長 39.2%。
美團財報 圖源:美團公告
3.美團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
國內移動互聯網增長紅利逐漸消失,企業步入存量競爭時代,在這個背景下,出海成為一個必選項。除了美團之外,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也在加快出海動作,布局不斷。可以說,全球化是所有互聯網公司共同的探索方向。
不過,對于美團來說,全球化布局還面臨著諸多挑戰。香港是美團出海的第一站,KeeTa的成長對美團下一步國際化有著深刻影響。不過,美團旗下的KeeTa進入中國香港后,發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
截至目前,美團旗下的KeeTa進軍香港市場已有半年,但美團的外賣模式在香港似乎遇到了一些困境,美團的擴張速度沒有想象中的快,而且香港用戶使用美團點外賣的習慣也沒有建立起來。
市場人士分析,從市場環境上看,與內地市場相比,美團在香港面對著高成本、低滲透率的市場狀況。
香港外賣配送費至少20元人民幣起步,在沒了美團的優惠后,消費者點外賣的成本上升。再加上香港便利餐廳的普及,消費者外出就餐極其方便,消費者就容易放棄使用美團外賣服務。
為了在香港市場打響聲量,美團加大投入,不斷推出補貼和優惠政策,以求快速占領用戶心智。但這種“燒錢”的打法也不是長久之計。“燒錢換用戶”的方法能夠幫助美團快速打開市場,但在市場站穩腳跟后,就需要考慮另外的競爭策略。
與此同時,美團遭遇了Deliveroo和Foodpanda兩大頭部平臺的夾擊,這兩大平臺在香港市場占有率合計超過9成。KeeTa進入香港后,市場份額依然與其他兩家存在較大差距。強勁的競爭對手也是美團出海必須面對的難題和挑戰。
王興曾表示,對香港市場積極探索的同時也會保持審慎投入。市場人士指出,美團外賣在香港市場遭遇困難也說明了,一個成功模式并不是絕對的,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要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特點,充分考慮不同市場的特點和差異,進行針對性的策略調整。
外賣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香港只是美團出海的第一步。總的來說,在國內市場和流量紅利日趨飽和的情況下,美團正在朝著全球化這個方向大步前進。對于美團來說,出海是一道必答題,不過要想在陌生的市場環境和一眾強敵突出重圍,美團依舊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