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再出手,韓國電商市場格局生變

一、擬收購韓國電商平臺
韓國電商這塊“大蛋糕”,阿里誓要吃下。
近日有消息稱,阿里正在積極尋求收購一韓國電商平臺,并為此已經與TMON Inc.、W Concept Co.以及Ably Corp.等韓國電商平臺的投資者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談判。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阿里還曾考慮過收購SK Square集團旗下的電商平臺11Street,此后雖然該計劃暫時擱淺,但阿里想要通過收購本土電商平臺繼續深度布局韓國市場的初心沒有改變。
阿里積極尋求收購韓國電商平臺 圖源:kedglobal
“如果阿里巴巴通過并購擴大其影響力,韓國電子商務市場可能會發生巨變,我們將會看到由Coupang Inc.、Naver Corp.、Musinsa Co.等巨頭主導的現有競爭格局出現裂縫。”
就像一位業內人士所說的那樣,從在韓推出自己的電商平臺到加速收購,近年來阿里持續加大其對韓國市場的布局力度。或許也正因于此,如今除了牽動人心的收購計劃之外,阿里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在韓也實現了超乎想象的增長。
根據韓國應用軟件分析服務商Wiseapp Retail Goods的最新統計,截至今年10月速賣通韓國用戶數已飆升至613萬人,順利超過了韓國老牌購物網站Gmarket,躋身韓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速賣通擊敗Gmarket圖源:mk.co.kr
二、攪動韓國電商市場格局
要知道,2018年速賣通才正式進入韓國市場。如今看來,僅用短短幾年的時間,速賣通就能成功超越一眾本土電商平臺,進入韓國電商前三,這樣的成績不可謂不耀眼。
速賣通韓國站商城 圖源:速賣通
近年來,伴隨著韓國“反向海淘”中國制造的趨勢走向新高潮,速賣通作為購物APP在韓國市場的下載量持續飆升,不止一次登頂韓國購物APP下載量排行榜。下載量的飆升,無疑是速賣通深受廣大韓國消費者喜愛的有力證明。
當然,速賣通的成功,也離不開其一直以來對韓國市場的重金投入。
比如說,去年購物旺季,為進一步激發韓國消費者的購物熱情,速賣通宣布投入700萬美元,用于優化營銷、物流等多個領域的服務。而到今年,速賣通再接再厲,又宣布將在韓投資7570萬美元,不僅投資金額擴大了十倍,而且速賣通還正試圖與naver等韓國公司加強合作,進一步擴大其在韓國的業務范圍。
速賣通重金布局韓國市場 圖源:en.yna.co.kr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深耕,再加上韓國“反向海淘”熱的強勁風口,速賣通在韓國市場的加速騰飛已是必然。顯而易見的是,伴隨著速賣通的崛起,阿里十分順利地敲開了韓國電商市場的大門。
坦白來說,如今韓國電商市場已憑借其所擁有的巨大發展潛力,成為了巨頭出海賽道上的“香餑餑”。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電商平臺的整體銷售額已經達到了42.53億韓元,同比增長7.2%,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無獨有偶,根據Global Data的預測,2025年韓國電商市場交易額有望達到2420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還有更多紅利將持續釋放。
韓國電商市場潛力爆發 圖源:globaldata
顯然,在嘗到了甜頭之后,阿里必然會繼續加快拓展韓國市場的步伐。但與此同時,包括拼多多的Temu在內的一眾新玩家也在加速挺進韓國市場。未來放眼韓國電商競技場,各大巨頭關于市場份額的斗爭還將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