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中國外貿發展應抓住出口數字化紅利

8月3日消息,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國際站總裁張闊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過去十年的時間維度來看,中國外貿市場有‘三個不變’的發展趨勢。”
第一,一般貿易出口占比持續提升。張闊表示,一般貿易出口占比數據顯著提高意味著過去中國“兩頭在外”,即來料加工的純加工制造類生意的整體份額在慢慢變小,而中國有自主產權、有自主制造能力的成品商品出口占比整體上在慢慢變多。
第二,民營企業出口總額占比持續提升。“我們大概從2019年左右開始關注出口總額中民營企業的占比。”張闊稱,到2021年末,整個大的出口項下民營企業的貢獻占比接近60%,這個數據無論跟過去十年或二十年來作對比,都有明顯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占一般貿易出口的比例可能要更多,預計超過七成。
張闊說,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釋放了民營企業的活力,疊加中國加入WTO以及多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民營企業進入更高質量的競爭環境中,同時,民企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競爭環境走向更高質量。
第三,外貿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張闊指出,外部訂單結構早已向碎片化訂單演變,原來大多是外部的大型貿易商與國內的一個貿易商或大工廠之間做交易,現在是全世界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參與到跨境貿易中,尤其是疫情暴發后的兩年多時間里,這種轉變更為明顯。商家、買家、賣家之間需要全鏈條的數字化服務,來響應外部大環境的變化。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貨物出口增長保持雙位數增長,達到13.2%。張闊認為,從中國整體出口的數字化轉型而言,其滲透率還比較低,未來應抓住出口數字化的紅利。
張闊表示,希望通過平臺的力量幫助國內商家、海外買家等中小企業,更好地整合線上數字化和線下供應鏈的各類要素,包括信息、資金、物流、軟件服務等,以及中小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員工管理、財稅服務等,這種從多場景到全鏈路再到多要素的服務集成,會是整個跨境電商行業持續不停迭代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