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加快完善電商生態,抖音已上線自營進口超市

一、抖音加碼自營跨境電商
抖音電商正在苦練內功。
近日,抖音APP內推出了一家名為“抖音進口超市”的新店,這是抖音電商旗下的一家以自營類型為主的跨境電商業務。
(圖源:抖音截圖)
截至目前,抖音進口超市內上架的商品共有25件,涵蓋面膜、清潔貼片、眼貼等不同的商品種類,后續或將會上線更多種類的商品。
購買過自營跨境商品的消費者應該對這類商品的采購配送流程并不陌生。一般來說,購買跨境商品需要由資深團隊在全球進行篩選并采買,再由供應商開展資質審核,經內地海關檢查合格后送往國內的綜合保稅倉,最后才能由官方發往消費者手中,從選品到發貨這一整個流程相當嚴格。
(圖源:抖音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線“抖音進口超市”之前,抖音就曾推出過跨境電商業務“全球優選進口超市”,并發布了《全球優選進口超市招商合作規范》,吸引了跨境品牌商家入駐。
不過,該項業務采取的并非自營模式,本次上線“抖音進口超市”才是抖音首次以官方身份進軍自營跨境電商業務,填補了平臺在自營跨境電商的空白。
從商業邏輯的角度看,抖音選擇下場做自營跨境電商,無非是希望通過自營電商業務的擴張,打造更加完善的跨境電商生態,找到增長新密碼。
要知道,抖音的自營電商業務,是其近期最重要的布局之一。大約在兩個月前,抖音將其自營美妝業務從“美力心選”正式更名為“抖音電商自營美妝”,并在APP內正式上線了“抖音電商自營美妝旗艦店”,加速拓展自營模式。
而在此之前,抖音已經相繼布局了酒水、農產品,以及服裝三個垂直品類的自營電商業務。截至目前,抖音已經擁有包括美妝品類、快時尚服裝、文創、超便宜小店、農產品、酒水電商,以及抖音超市和抖音進口超市在內的8條自營業務線。
(圖源:抖音截圖)
按照后續的計劃,抖音將會增加奢侈品類目的自營電商業務,加速鋪開自營電商業務,完善自身的跨境商業閉環。
從另一個角度看,跨境電商的“盤子”還在擴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在“買全球、賣全球”方面的優勢和潛力繼續釋放,進出口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這意味著,跨境電商仍是一座金礦,目前仍有許多潛力未被挖掘出來。
接下來,隨著抖音進口超市的上線,其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布局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生意可能性和新的增長機會將會加速顯現出來。
概括而言,抖音推出進口自營超市,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形成國內自營和跨境自營雙線并行,提升全域經營效率,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二、抖音為何要學京東做自營?
2011年馬云曾放話稱,自營模式不可能成就一家真正的電商平臺,并稱這種模式走不了很久。
但是十余年過去了,靠自營起家的京東非但沒有倒下,還穩穩占據著電商市場前三的位置,這也間接說明了自營模式是具有可行性和商業價值的。
縱觀整個行業,自營模式已經逐漸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標配,無論是阿里、京東,還是拼多多、抖音,抑或是亞馬遜,都沒有停止對自營模式的探索。
以阿里為例,早在2021年10月,阿里將自營業務天貓超市和天貓進出口事業群升級為阿里巴巴B2C零售事業群,加大了自身對自營業務的投入。
2022年2月,天貓上線覆蓋了食品、服飾、美妝、家居護理等各個品類的自營業務“貓享”,雖然此項目于今年8月正式宣布關閉,但也印證了阿里對自營業務的決心。
(圖源:貓享自營店截圖)
同年4月,阿里又針對3C家電品類推出了喵速達電器天貓旗艦店,與“貓享”不同的是,喵速達所售商品均為官方采購,更類似于京東自營的模式。
幾乎與此同時,阿里旗下的自有品牌“淘寶心選”又升級為“喵滿分”并入天貓超市,自營的比例再度提升。
此外,淘寶天貓還專門上線了天貓國際自營店等自營跨境電商業務,而菜鳥也推出了自營物流品牌“菜鳥速遞”等等。
如果說,過去的阿里是反自營模式的典型代表,那么現在的阿里就是自營模式堅定的擁護者。
另一邊,像京東和亞馬遜這樣的自營電商平臺,在發力平臺模式的同時,也沒有落下自營業務。
618期間,京東首次公布全球織網計劃成果,除了相繼在美國、德國、荷蘭、法國、英國、越南、阿聯酋、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等地落地自營海外倉外,截至2022年7月,其已在全球運營近80個保稅倉和海外倉,僅自營海外倉面積就實現了100%的同比增長。
而亞馬遜最近幾年也在持續發力自有品牌建設,截至2020年,亞馬遜的自有品牌超過400個,銷售產品多達24.3萬種,有著其他電商平臺無法超越的自營能力。
(亞馬遜自有品牌和精選獨家品牌。圖源:亞馬遜)
正是因為有自營能力的加持,亞馬遜才能在電商江湖叱咤風云多年,卻始終屹立不倒。
綜合來看,無論是主打自營模式的電商平臺,還是主打平臺模式的電商平臺,自營都是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關鍵點。
總之,自營是電商平臺提高競爭力,吸引商家和消費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這一賽道進行擴展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必然。
三、盤活電商生態是核心
縱觀整個電商行業,平臺的運營模式主要分為自營模式和開放平臺模式。
其中,自營模式是“重資產模式”,需要投入更多的資產成本,而開放平臺模式是“輕資產模式”,無需承擔高額的固定成本。
也是因此,早期大部分電商平臺都選擇自動屏蔽自營模式,果斷擁抱開放平臺模式。
但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殆盡,用戶消費體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單一的某種模式已經不再能滿足電商平臺對用戶留存的需求。
基于此,電商平臺開始將自營模式和開放平臺模式進行融合,希望做好輕資產和重資產的平衡,實現“兩條腿”走路。
在這種背景下,淘寶一邊推動開放平臺化,一邊擁抱自營模式,實現了用戶的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3年6月,淘寶的用戶活躍度同比增長4%,連續三個月穩居第一。此外,今年第二季度,淘寶的月活躍用戶總數接近8.77億,日活躍用戶達3.8億規模,相較于其他電商平臺增幅更為明顯。
(圖源:MoonFox)
淘寶如何做到的呢?其實本質上就是找到自營模式和開放平臺模式之間的平衡點,然后通過提高用戶體驗,將整個電商生態盤活,讓平臺得以“穩中求勝”。
站在行業的角度思考,當自營模式和開放平臺模式齊頭并進,商家和消費者的活力持續被激發,各大平臺的電商生態也會越來越繁榮。
水大魚大,電商平臺需要的不是機會,而是對生態的把控和沉淀。
